执行难?有时突破口可能就藏在看似不起眼的细节里。近日,辉县市法院在执行一起票据纠纷案件时,经验丰富的执行干警凭借一笔1元的转账记录“钓”出180万余元执行款并成功划扣,高效维护了申请人的合法权益。
案情回顾:执行遇瓶颈,千里追款寻线索
2023年6月,原告辉县市某物资有限公司与被告某住宅集团有限公司、湖南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辉县市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因票据纠纷协商未果,辉县市某物资有限公司将三被告诉至辉县市人民法院。经审理,法院依法判决三被告连带向原告支付商业承兑汇票款840万元及相应利息。因三名被告未履行生效判决义务,原告辉县市某物资有限公司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执行期间,执行干警通过采取各种执行措施划扣三被执行人案款110万余元后,暂未再查找到其它可供执行的财产。后申请人向法院提供关键线索,被执行人湖南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近期有应收入账款,可能是该公司在当地银行新开设有账户。得知这一线索后,执行干警立即行动,抢抓执行时机,千里奔赴湖南追查公司财产线索。
细节破局:1元转账暴露“猫腻”,按兵不动钓大鱼
到达长沙市时已是下午两点,执行干警未作停歇,立即前往当地银行,依法对新发现的账户进行冻结。就在查询余额与办理冻结的间隙,一个细节引起了执行干警的警觉——湖南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的一个账户竟转出1元钱。
“这很可能是被执行人在试探账户是否被冻结!”执行干警敏锐地意识到,这个账户应该是被执行人准备启用的“秘密收款通道”。为免打草惊蛇,执行干警选择按兵不动。
果不其然,次日再赴银行查控时,该账户余额已变至180余万元。执行干警迅速联系公司负责人,向其送达法律文书,阐明拒不履行的法律后果。在法律的威慑下,被执行人主动配合执行,180余万元被顺利扣划至法院账户,并支付给申请执行人。这起一度陷入僵局的案件,也由此实现关键突破。
新乡两级法院始终秉持“如我在诉”司法理念,奔忙在兑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上,以智慧与担当破解执行难题,用实际行动向社会传递“司法护航企业发展”的强烈信号。
本案从千里跨省执行到1元转账线索破局,不仅将申请执行人的“纸上权益”转化为“真金白银”,展现了法院执行干警专业、细致、果敢的职业素养,更是以实际行动彰显了新乡两级法院全力兑现企业胜诉权益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