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辛苦苦打赢了官司,迟迟得不到有效执行,而“老赖”要么躲猫猫玩失踪,要么逍遥自在花天酒地,判决书俨然成了“法律白条”,这让申请执行人颇有怨言。近年来,漯河市郾城区人民法院依托“互联网+执行”技术,多措并举开展执行工作,向“执行难”宣战,积极稳妥执行一大批案件,维护了司法尊严,保护了群众合法权益。
黑名单:倒逼“老赖”现身还款
“法官,这是两万块,赶紧把俺孩儿从‘黑名单’里删了吧!他等着买高铁票哩!”4月18日一大早,李大爷便急匆匆地赶到郾城区人民法院执行局要求还款。
李大爷的儿子李某与妻子离婚后被法院判决支付2万元的抚养费,判决生效后,李某迟迟不履行抚养费,并去深圳务工。李某的前妻便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接到该案后,承办人张营祥翻阅了卷宗,并走访了李某的亲属,发现李某有能力支付执行款,却不愿履行。张营祥多方联系到了李某,为他讲事实、摆道理、说法律,希望他主动执行,可李某却依然不愿执行。无奈下,执行法官将李某信息录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告知其不执行法院判决的后果,但李某依旧置之不理。
不久前,李某所在公司派他去出差学习,买高铁票时,李某傻眼了,原来上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就不能进行高消费。这可急坏了李某,自己好不容易在公司谋得出差学习的机会,却因“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连高铁票都买不了,想想同事和上司知道自己是“老赖”时看自己异样的眼神,李某如坐针毡,赶紧拨通了案件承办人的电话,并让父亲去法院偿还案件款,这才有了开头的一幕。
这只是郾城区法院实施失信被执行人信用惩戒制度的一个缩影。2013年以来,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国建立起“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郾城区人民法院迅速响应,将情节严重的失信被执行人统一纳入到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向社会公布,并通过全国法院执行信息系统向政府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等推送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全面挤压其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限制高消费等方面的活动空间。郾城区法院还将拖延过久的“老赖”信息录入法院“执行曝光台”上,做成“大头贴”,在漯河有线电视台和郾城区法院门口的LED屏幕上公开进行曝光。“大头贴”上包含被执行人的头像、身份证号、家庭住址、工作单位等基本信息及案情简述,对失信被执行人起到了有效震慑。
今年以来,郾城区法院先后将280余名失信被执行人的信息及时录入全国法院执行信息管理系统。使用信用惩戒制度以来,已有30余名“老赖”主动还款。
网拍:想啥“赖招”都不中
“就一套房子还住着,反正你也没法执行”。“你强制执行我就撒泼耍横”。……这些都是“老赖”常用的“赖招”。
在前不久的“向执行难宣战”新闻发布会上,就记者提出的类似问题,郾城区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明确答复:“法律只是规定应该给被执行人家属留出必要的生活用品和居住条件,并没说不能拍卖唯一的住房,司法实践中可以将此套房产拍卖掉,部分款项给被执行人及家属置换一套够住的房屋即可,也可给他们暂租一套房产,为其缴纳一定时期租金即可。”
具体实践中,郾城区法院的执行干警更是与“老赖”斗智斗勇,千方百计寻找案件突破口,挤压“老赖”的生存空间,一旦查控到“老赖”财产,立即进行查封、实施网络拍卖,让“老赖”的“赖招、蛮招、横招”无计可施。
万某和王某因借款纠纷,发生矛盾。案件经一审、二审、再审,耗时两年之久,到执行阶段时,两人矛盾更是升级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执行法官李炎钊在安抚双方情绪的同时,多方查找被执行人万某的财产信息,但仍一无所获。李炎钊又仔细整理案件线索,从万某所在小区入手,逐户走访,最终找到万某未进行产权登记但实际所属的2套房产。李炎钊立即将房产进行查封、评估,并上传至“淘宝网司法拍卖平台”进行公开拍卖。万某在网上看到拍卖信息后,注意到很多实际成交的案例,致电法官表示不愿公开处理自己的房产,主动履行了150万的还款义务,案件圆满执结。
“近年来,我们逐渐加大对失信被执行人信用惩戒、财产查控、处置力度,一旦发现被执行人财产,我们会第一时间采取查封、拍卖等处置措施”。郾城区法院执行法官张营祥介绍,网络司法拍卖是指依靠第三方交易平台提供技术支持和平台服务而开展的纯网络竞价方式。网络拍卖具有成本低、零佣金、成交率高、溢价率高、简便化、平台化、 透明化等诸多优势,使当事人利益得到最大保障。同时,网上信息展示充分覆盖,对竞拍人无身份和地域的限制,拍卖时仅显示随机生成的竞买号,不显示真实身份,避免暗箱操作,杜绝围标串标可能。
据了解,今年以来,该院共查询银行存款2700余人次,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2000多万元。利用淘宝拍卖平台,拍卖涉案资产28件,目前成功拍卖涉案资产4件,成交额117.91万元。
“顶配”:三管齐下终极狠招
执行难题非一日之寒,治重疾需用重药。郾城区人民法院建立了一套三管齐下的联动机制,力破“执行难”。
加强信息建设。随着郾城区法院执行指挥中心的全面投入使用,执行案件财产、被执行人下落等信息获取渠道得到有效拓宽,最大限度地保护了申请人合法权益,提升了执行质效。该院加强与执行联动机制成员单位之间的协调沟通,全面推行被执行人财产报告制度以及强制审计、限制高消费、公安机关协查等措施,多渠道发现被执行人财产线索。
强化铁腕形象。针对查实的一般抗拒、规避执行行为的“老赖”,该院依法适用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穷尽执行手段,促使“老赖”主动履行义务。并及时与公安、检察机关沟通,形成“快立、快捕、快审、快执、快结”的工作机制,对发现的符合拒执情形的案件,依法及时移送公安机关受理,初步形成了部门配合、打防并举、综合治理的工作格局,让“老赖”不再逍遥法外。今年以来,该院依法拘留涉案人员17人,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拒不履行法院判决裁定罪案件8案8人,部分“老赖”将面临刑事处罚的后果。
配强执行队伍。郾城区法院着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精执行、作风优的执行队伍,增派4名工作人员到执行局工作,为执行局配齐执法记录仪、对讲机、扫描仪等设备,在公车改革车辆减少的前提下,为执行局增加一台执行专用车,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向执行工作倾斜。组织执行人员进行专题培训教育,同时坚持每周对一些重点案件、疑难案件、新类型案件进行集中讨论制度,以确保案件质量,体现公平正义。全力把执行队伍打造成精兵强将,整合所有执行力量,强调“一盘棋”意识,全力攻克“执行难”。
“破解执行难,最高人民法院不仅给出了‘时间表’,更为我们勾勒出一张清晰可循的‘路线图’,这些都为我们今后的执行工作指明了方向,向执行难宣战,我们有足够的勇气,更有符合地域实际的手段,攻坚克难,穷尽手段,坚决打赢这场‘战争’,强力维护法律权威、让老赖无心可安、无钱可赚、无福可享、无路可逃”。郾城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处主任、执行局局长张永建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