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头一贴,老鼠过街;丢人现眼,身败名裂;诚信为大,社会和谐。”这是三门峡群众对法院创新执行举措曝光欠账老赖“大头贴”的形象说法。
2015年以来,三门峡市两级法院执行工作以震慑和联合惩戒失信被执行人为有力抓手,以曝光失信被执行人信息为重要突破口,探索创新,依托电视栏目、城市公共电子广告牌、微信公众平台、法院官方网站设立《曝光台》,公布失信被执行人(俗称“老赖”)“大头贴”,实行执行悬赏制度,不断加大对“老赖”的曝光力度,强化执行震慑和联合信用惩戒,形成对失信人广泛的舆论压力,最大限度压缩失信被执行人生存空间,近20%的失信被执行人迫于压力自动履行义务,收到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据统计,全市法院去年共录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10156人,录入率98.85%,通过各种途径公布曝光6889人,其中“大头贴”形式曝光5732人,公布曝光的案件中已履行781人,履行标的1247.7万元。该项工作已成为三门峡法院执行工作的亮点和有效抓手,省法院特别对三门峡法院该项工作给予通报表扬。
科学筛选曝光名单丰富拓宽曝光渠道
全市法院对采用“大头贴”形式曝光的失信被执行人结合案情逐案逐人分析,区分归类,对被执行人是自然人、常住本地区、案件标的不大、有能力履行拒不履行的优先纳入,对案件典型的也选择纳入,确保曝光的“大头贴”有针对性、代表性和有效性,真正起到震慑教育作用。
全市法院将执行案件的失信人“大头贴”在法院微信、微博平台、政务网站每月定期以公告形式发布。六个基层法院全部建成执行微信公众号,每周定期发布。一是与河南电视台农村频道“老赖”曝光台栏目加强合作,每月20日定期发布,实时更新。二是创新发布。要求各基层法院根据案件特点,制作纸质、张贴“大头贴”,同时将失信人“大头贴”在闹市街头、广场等人群密集处LED大屏幕上滚动播放。渑池、义马、灵宝在国道旁、高速路口、红绿灯路口设置曝光大屏幕滚动播放失信人“大头贴”。三是挑选典型案例。制作“老赖”电视专题片、当事人访谈等栏目在当地电视台播放,曝光“老赖”。卢氏县法院的《金色天平》栏目、灵宝市法院的《曝光台》栏目在当地影响较大。四是三门峡市中级法院将全部执行案件再次进行工商查询,对个人控股等公司股东全部纳入失信被执行人进行信用惩戒。全市形成了纸质、电子、电视等多媒体,立体、交错、多渠道、全方位的曝光方式,有力地促进了全市法院的执行工作。
2015年7月份,卢氏县法院执行局开通微信公众平台“卢氏法院执行局”,推进信用惩戒“微时代”,通过“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台”,图文并茂地将“老赖”的具体情况逐一曝光,迫使“老赖”自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有效缓解了执行难。
2016年1月19日一大早,被执行人杨某就来到卢氏县法院执行局,主动履行了判决义务。“一个月来,这已是第五起当事人慑于我院通过微信平台曝光的威力主动履行的案件了。”该院院长刘占军介绍说,该院执行微信平台共曝光100余名失信被执行人,其中10余名失信被执行人慑于微信曝光的威力,主动履行了判决义务。
加强联合惩戒统一规范曝光信息
三门峡市中级法院定期向公安、工商、税务等执行联动单位通报曝光的失信被执行人信息,通过限制出境、招投标等实现联合惩戒。发布“大头贴”执行悬赏公告,面向社会公开悬赏,利用联合惩戒和群众举报,努力增强曝光效果。对失信被执行人“大头贴”曝光的信息范围严格规定,统一使用失信人身份证照片作为“大头贴”,并作特殊处理,确保既起到曝光作用又不违反法律规定。
2015年1至9月份,三门峡市两级法院共录入失信被执行人8338人,录入率达96.1%,并充分利用媒体加大对“老赖”曝光力度,在全市范围内形成广泛的震慑氛围,有近20%的失信被执行人在被录入失信名单后主动履行义务,执行效果明显。
多渠道对外发布。两级法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网络、微博、微信、报纸等渠道定期定点进行曝光,同时选取一些典型的失信被执行人案例进行宣传。卢氏县法院印制纸质“大头贴”到被执行人住所地张贴,灵宝市、渑池县、湖滨区在闹市区大屏幕滚动播放失信被执行人“大头贴”,各院建立微信曝光台定期发布,受众面广,社会反响强烈。
落实信用惩戒。全市法院与各联动单位紧密配合,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对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人员限制高消费等措施。灵宝“老赖”赵某与生意伙伴出差,因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乘坐高铁被拒,即给承办法官联系,与申请人签订还款协议。
精细手段治让“老赖”“老赖”无处遁形
法院对被执行人的曝光以及精细化执行手段,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使被执行人在法律和社会的双重压力之下无法逃避,通过高压态势“挤压”失信人员的生存空间,促使其履行生效的法律文书,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提高司法公信力。
“能乘坐飞机和媳妇去度蜜月了!”由于在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中拒绝履行义
务,田某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上了报纸的“曝光台”,还被限制乘坐飞机等交通工具。由于近日结婚,准备和妻子出国度蜜月,但在买飞机票时被拒绝,田某只好乖乖地将所欠15万元欠款交到三门峡市湖滨区法院。
在三门峡,像田某这样的“老赖”日子的确难过。自全国法院系统采取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措施以来,湖滨区法院录入最高人民法院“老赖”名单库失信人员514人,曝光失信人员名单3版240人次,印刷公告35人次,在法院网站曝光150人次,在相关媒体曝光6期221人次。目前,该院已经有6名被列入黑名单的“老赖”主动履行了法律义务,促成7起案件达成了和解。
2015年1月12日,义马市法院“打击失信被执行人拒执罪”专项活动初战告捷。该院执行二庭成功执结一起交通事故赔偿纠纷案,当天将执行款8万余元送到了当事人张某家中。申请人张某因车祸造成腿脚残疾,法院判决被告刘某父子赔偿原告张某各项损失8万余元,被告刘某父子一直未予履行生效判决。该院遂将刘某父子列为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老赖”名单在网上曝光。未过几日,被执行人刘某便到法院主动履行了全部判决义务。
频出新招晒促使“老赖”“老赖不敢”“赖”
为破解“执行难”,灵宝市法院执行局频出“新招”,对未履行生效判决义务的被执行人全部列为失信人,并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微博、大头贴、制定公布失信人名单制度、开通“灵宝市法院执行局”微信公众号、与电视台签订栏目合作协议等形式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曝光,编织了一张立体的“执行威慑网”,让“老赖”“一处失信,无处可逃”。截至2015年6月25日,该院执行局在全国执行管理系统共计上传失信自然人2090人,失信法人88个。在微信曝光台曝光失信人284人,在电视《曝光台》栏目上曝光160人,张贴大头贴公告362张68人。经统计,制度和措施实施以来,共有14名失信被执行人自觉履行义务,总标的达110万元。
曝光“老赖”信息,打击失信行为是三门峡市陕州区法院今年工作的重点之一。今年以来,该院执行局官方微信平台公布了多名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并将其姓名、照片、职业、住址同步在陕县甘棠公园大屏幕滚动播放,一经公布大大促进了被执行人履行生效法律文书义务的自觉性。这项举措打破了该院执行工作难的局面,为该院执行工作开启一个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