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家住南阳市卧龙区的被执行人徐某主动将10000元执行款汇至南阳市卧龙区法院执行标的款账户上,这是该院执行局利用手机短信说服被执行人主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又一成功案例。
汤某与徐某系同村,徐某是小包工头,经常组织本村村民组成施工队承揽工程。2010年6月20日,汤某受雇于徐某组建的农村建筑队,在施工中,不慎从2.4米高的架子上掉下,摔成重伤。后被家人送至医院,入院治疗27天,共花医疗费24465.54元,经鉴定汤某伤残程度8级。双方因赔偿问题发生纠纷,经该院审理后,判定由徐某赔偿汤某46842.17元。徐某在赔偿了18000元后,便再无踪影,汤某无奈之下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因涉及农民工维权,南阳市卧龙区人民执行局高度重视,迅速开展工作,切实维护农民工兄弟的权益。承办法官在走访中了解到,汤某在家里是顶梁柱,平时都靠在这样的小工程队做活挣钱,他的劳动收入支撑着这个上有年过七旬的父母,下有两个未成年子女的家。他受伤后生活无法自理,使得本不宽裕的家庭一下陷入了困境。因此,这笔赔偿费对这样一个家庭来说,显得至关重要。被执行人的避而不见,使案件执行陷入僵局,但执行人员并没有泄气,而是一边安抚申请执行人,一边积极想办法,认真分析案情,努力攻克执行难关。通过对被执行人家庭的走访,承办人发现被执行人家中也是上有老下有小,主要经济来源就是靠被执行人包揽小工程活,如今因为被执行人害怕法律制裁躲了起来,已无生活来源,家中在赔付了18000元后,已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
面对身心受创、殷切盼望的申请执行人和生活艰难、处境窘迫的被执行人,执行法官一时犯了难。为了使执行达到最好效果,鉴于双方家庭的实际情况,执行法官不厌其烦的多次往返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之间,联系当地基层组织,通过被执行人的亲属,多方做工作,找寻被执行人的下落。在多次打电话,被执行人都不接的情况下,执行法官试着利用手机短信与被执行人进行沟通。在短信中,执行法官从法、理、情等多方面与被执行人徐某进行了推心置腹的沟通,释法明理的解释。在外躲避执行的徐某整日提心吊胆,看到执行法官发来的短信,感到执行法官对其关怀备至,设身处地的为其考虑。最终,在执行法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30多条温情短信感化下,徐某终于表示愿意坐下来解决问题。执行法官随即将双方当事人找到一起,耐心细致的进行沟通协调,一方面向被执行人讲法律,另一方面也向申请执行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请他们亲眼目睹被执行人的生活窘境,取得申请执行人的充分理解。同时,因为双方是同村,通过与该村村委会的结合,邀请双方都信任的、在村里比较有威望的村委委员、长辈参与调和,最终经过多方的努力和执行法官不懈的调解,原本关系紧张的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达成了让被执行人分批给付赔偿款的协议。被执行人经过多方筹措,终于凑了10000元给申请执行人,下余18842.17元赔偿款年底之前支付,此案圆满执结。
南阳市卧龙区人民法院高度重视涉农民工案件执行工作,一直把“保民生、促稳定”作为执行工作的出发点,将攻克“执行难”作为民生保障的首要任务,创新执行方法,用心攻克执行难关。针对农民工维权案件,该院创新执行方式,加大执行力度,并采取多项执行措施,强化执行效果。该院对有能力履行而逃避执行、拒不履行的被执行人,强化冻结、扣押、拍卖、变卖等强制措施,情节严重的予以拘留、罚款直至追究其刑事责任;对已经到位的执行款,简化审批发放手续,高效快速地将执行款物亲自送到权利人手中,确保农民工兄弟的合法权益落到实处,全力维护法律尊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