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凤泉区法院涉民生案件集中执行见闻

  发布时间:2014-04-04 15:54:16


    4月1日上午9:00整,新乡市凤泉区人民法院展开又一轮涉民生案件专项集中执行活动。这次行动将继续加大对一些未履行法院判决的被执行人的执行力度,对一些拒不执行法院判决的“老赖”增加曝光力度。见证、监督此次执行活动的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媒体记者。

    倾听未执结案件当事人宣泄怨气

    首先是一起劳动争议纠纷,也是一起信访案件。依照法院2008年的判决,被告天龙公司给原告赵某缴纳三险,并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执行中却遭遇难题,之前公司先是改制,后又因规避年检费用变更名称,变更后以新公司之名履行判决,赵某却不同意,非要求按原来的公司名称办理,在法院的努力下,双方不止一次达成和解协议,但都因种种原因前功尽弃,赵某对法院执行非常不满,并多次进京赴省、市有关部门信访。4月1日,凤泉法院向赵某和在座人员公开通报执行过程,介绍了案件进展缓慢的原因。由于该案按照相关规定需补办一些手续,涉及多个部门,不是法院一家能够决定的,院长也多次亲自和工商、社保等部门进行协调,工作整体上是一步步在推进。赵某也激动地表达着自己的怨气,法院干警始终认真倾听,未露出一丝不耐烦。他们说,法院虽不是万能的,但学会倾听是法院干警必备的能力,当事人需要宣泄的机会和途径。

    苦口婆心劝说“骨头”案有转机

    送走赵某,时间已是10:30分。执行队伍一行10人分乘三辆警车迅速开赴凤泉区潞王坟乡堡上村村委会。这是一宗十几年前的债务纠纷,堡上村村办企业在关闭前欠自己10万元的煤款,法院判决由村委会承担偿还责任,但村委会拒不支付。村委会账上没钱,也没其它财产可供执行,是一起名副其实的“骨头”案,干警们多次做工作、采取强制措施,2013年底仅支付5000元就没了下文。

    在执行干警苦口婆心做村委会主任工作的间隙,随行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记者也站在各自的角度谈了对案件的看法,劝说村委会依法办事。村委会主任向大家倾诉了村子穷、村委会入不敷出的苦衷后,承诺近期有笔款项到位后,会挤出钱还债。这个消息,让干警们略感欣慰。

    遭遇“老赖”干警无奈

    离开村委会,执行干警驱车直奔南张门村被执行人郝某的家。路上,记者听干警简单介绍了案情。5年前,因琐事50多岁的郝某将同村70多岁的郝某某打伤,法院判决郝某赔偿郝某某医疗费等损失3000多元。案件标的额小,执行难度非常大。郝某认为判决不公,拒不赔偿还态度蛮横,法院查询银行存款、进行搜查等措施均无果,依法对其实施拘留,却因郝某身患疾病看守所不收押,这更助长了郝某的嚣张气势。面对进家的对执行干警和媒体记者,郝某毫不胆怯,摆出惯有的“要钱没有要命一条”架势,口中还振振有词,主动要求去法院,但就是不赔偿。无奈,执行干警将其带上警车,准备回去继续做劝说工作。

    抵触执行当事人掂刀被制服

    紧接着,一行人又来到南鲁堡村王某家。这是一起健康权纠纷,本是同村好友的杨某和王某因吵架闹矛盾,王某将杨某打伤,法院判决王某赔偿杨某损失4000余元。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考虑到双方原来的友情基础,执行干警想通过教育疏导促成和解执行,使两人握手言和,但王某对法院的多次传唤置之不理。借助这次活动,干警想通过让双方见面化解心结。没想到王某看见众人到来,竟进屋掂把菜刀撒起泼来。当机立断,执行干警冲上去夺下刀,并将其制服带到了警车上。在旁的人员惊出一身冷汗。自知理亏的王某一坐到警车上,就没了先前的强硬。

    收队回到法院,已是中午13:00多。简单午餐后,干警们又开始投入到各自的工作中。

    目睹执行工作的凤泉区人大代表段德伟感叹:“听说法院执行难,今天终于亲眼见到难在哪儿了,这工作不好干,得受得了委屈,费得起口舌,经得住恐吓。要加大执行力度,还得从制度和法律上下手,给干警配强‘武器’,执行才有胜算”。

    盘点战果

    4月2日,记者从该院执行局获悉,赵某案件出现转机,依据工商部门3月份刚出台的新规定,公司年检不再收取费用,公司如能恢复以前的名称,很快就可以按照赵某的要求补缴三险;郝某案已穷尽各种措施,其抵死不作任何让步,出于人性化考虑实施拘留措施又不适合,凤泉法院准备帮助申请人走司法救助的途径解决;王某一案,经干警教育王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已在当天下午全部支付了赔偿款。

责任编辑:张凯甲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