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执行人玩起了“躲猫猫”,让执行干警无法查找其财产,在执行工作被迫搁浅时,执行干警通过快递盒子发现了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使这起“骨头案”顺利执行。2月19日下午,河南新郑法院顺利执结一起承揽合同纠纷案件,执行干警细致观察,在某处房产门前的快递盒上确认了被执行人住所,通过张贴失信公告,成功推动案件执行,解了申请执行人的燃眉之急,避免了系列案件的产生。
案情简介
2020年6月,新郑市唐某受陈某、朱某承揽,完成某工地土方清运工程。15日后,唐某按照双方约定完成工作,经结算,陈某、朱某应支付唐某报酬34万余元。陈某、朱某在支付了5万元后以各种理由拒不付款,唐某起诉至新郑法院,法院判决陈某、朱某限期内支付剩余报酬29万余元。判决生效后,陈某与朱某仍不付款,唐某遂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执行干警武少奎电话联系二被执行人,二人拒绝来院协商还款事宜,并表示因上游款项未支付,无法支付唐某剩余钱款。武少奎通过网络查控系统查明被执行人陈某在外地市区有三处房产和一辆宝马汽车,朱某也有一处房产,但二人在当地均有作为被执行人的其他案件,其名下包括房产、车辆、银行账户及网络资金账户在内的财产均已被当地法院在先案件冻结,执行一时进入僵局。
因工程结束后唐某与工人已就具体费用进行了核算,而陈某、朱某却迟迟未支付钱款,导致唐某无法发放工人工资,工人准备起诉唐某。
为了保障申请执行人唐某和工人的合法权益,也为了避免产生新的系列案件,武少奎驱车前往陈某、朱某房产所在地寻找其下落和可供执行的财产线索。
快递盒“破局”执行难题
在陈某的几处房产处均未找到陈某及相关家属,武少奎无奈在陈某房产门上张贴了传票、失信公告等法律文书。在抵达朱某房产寻找其下落时,因该小区建成时间较早,房屋管理部门登记的房屋门牌号与实际情况有所出入,一时无法确认究竟哪处房产系被执行人朱某所有。这时,细心的武少奎在其中一处房产门前的快递盒子上发现收件人电话号码后四位与被执行人朱某的手机号码后四位一致,随即在该处房产门前张贴了失信公告。
晚上,在回去的路上,武少奎收到被执行人朱某妻子的电话,原来朱某妻子下班回家看到了张贴在门口的失信公告,随即按照公告上的电话联系了武少奎。一番释法明理后,朱某妻子表示愿意督促朱某支付欠款。
经过努力,被执行人陈某和朱某终于在20天内凑齐了全部执行款,该案顺利执行完毕,不仅解了申请执行人唐某的燃眉之急,也成功避免了系列案件的产生。
唐某对法院的高效执行和公正裁决表示由衷的感谢,他表示,此次执行解决了他的心头重负,更让他对法律的公正性和法院的执行力充满信心。
执行干警武少奎表示,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法院会采取多种强制措施来确保债务的履行,这些措施不仅会影响被执行人的正常生活,还可能对其经济活动造成重大限制。因此,被执行人应尽早与债权人沟通,积极履行债务,避免进入执行程序,主动履行债务不仅是对法律义务的遵守,更是对自身利益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