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99本卷宗

——记者蹲点日记

  发布时间:2022-06-16 08:25:32


    蹲点时间:5月27日

    蹲点地点:省高级法院

    关键词:审判质效

    天气:晴

    5月27日下午5时,省高级法院民四庭员额法官戚寒萧和其他合议庭成员对承办的一起建设工程案件再一次组织合议。

    这次旁听合议庭合议案件,让我对案件合议有了更深的认识。

    我走进会议室时,看到会议室桌上放着一长排卷宗材料。“这是今天要合议的案件吧,这么多卷宗,几个案件啊?”

    “是一个案件,99本卷宗。”

    一个民事案件,这么多卷宗,我感到很惊讶。民四庭副庭长辛季涛补充说:“这还不是最多的,我办过一个建设工程案件100多本卷宗。建设工程案件案情复杂,我们审理过程中只看电子卷宗不行,还需要调阅纸质卷宗。”

    “阅卷过程中,为了把重要的信息记下来,便于核对查找,我们会在关键处贴上标签……”戚寒萧拿出一本卷宗,指着上面红、黄、蓝等各色的标签对我说。

    合同的效力、违约金数额的认定、不同节点支付工程款的情况、工程质量鉴定……每一个争议点,合议庭成员都逐项进行梳理、研讨。

    这个案件是合议庭第四次合议了,案件标的额3亿多元,争议焦点多。为了更准确解决有关问题,他们利用下班时间、周末时间多次进行合议研究。

    “都快下班了,才开会合议,今天能合议好吗?”

    “下午有的合议庭成员开庭,人齐了,就抓紧进行,加班合议案件是常态,希望每合议一次,都能有更多结论出来,解决一点是一点……”交谈中,我感到,法官对时间的利用真是做到了见缝插针,一点儿都不让浪费。

    记得民四庭最近的一次法官会议,庭长刘铁良晚上10时给我微信留言:“今天会议刚结束。到9

    点时,两个女法官实在忍不住了,要提前回去给孩子做晚饭。看着她们焦急的样子,说实话我的鼻子酸酸的。她们太不容易了。家里孩子等着吃饭,她们不参加研究案件我也同意,但是她们都不吭声。”

    读后,我不由得感慨:“作为法官妈妈,下班后不能陪孩儿,还让孩儿饿肚子,省高级法院的法官在外界看来是多么光鲜的职业,而背后的辛苦鲜为人知,真不容易。”

    采访经历,让我对法官的辛苦在感慨、充满敬意的同时,更多的是对他们身临其境的理解!

    法官,真是那么忙?真不能正常上下班?采访中,我这样问自己。

    我了解到,2020年以来民四庭利用下班和周末休息时间加开法官会议200余次,研究讨论疑难案件800余件。截至5月31日,民四庭今年已累计结案1076件,法官人均结案76件,其中采取调解方式结案32件,涉及标的金额4.85亿元,创同期调解案件数量、标的额新高。

    走近他们,我深深读懂了这些数字背后是他们惜时如金的故事。

    蹲点感言

    公正可贵 辛苦值得

    法官的时间都去哪儿了?采访中,我找到了答案。数字背后是时间。没有时间做保障,不用足用够时间,怎么能保障审判质效?听他们常说“办案系统里各种警示灯在催着你”“我们对时间的挖潜已无处可挖”“工作时间、休息时间,都是办案时间”……这就是法官的时间。

    时间的背后是辛苦。他们长期伏案,带来的是身体不断敲响警钟。“趴在桌上核算工程款”“严格审查证据,一笔一笔地核对交易明细”“深夜撰写法律文书”“一天连续几个庭审”,个中辛苦,非亲历者难以体会。

    辛苦的背后是公正。成功没有捷径,办案也没有捷径。法官办案,尤其是办理疑难复杂的建设工程案件,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办好的。唯有用心用情,花足时间、下足功夫,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苦头、守得住底线,案件才能办得更好。他们坚信公

    正可贵,辛苦值得!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