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视频聆听周强院长的工作报告后,深感《报告》高屋建瓴、主题鲜明,是一份心系人民、司法为民的好报告,是一份彰显公平、宣示正义的好报告,是一份凝聚人心、催人奋进的好报告。
《报告》关注社会热点。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从基层到高院,一系列信息类违法犯罪件日益增多。报告中提及的倒卖身份证、快递单、微信账号、泄露个人信息安全等各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案件同比上升60.2%,利用恶意程序窃取个人信息、审理“颜值检测”软件窃取个人信息案件也浮出水面。日常生活中,有时为了蝇头小利,有时被人迷惑,在不经意间,就会触及到法律底线。这次报告,给大家敲响了警钟,犯罪不再是需要多恶毒的手段才能触及,生活中处处是陷阱,要保持平常心态,不占蝇头小利,不抱侥幸心理,学会拒绝利益诱惑。
《报告》展示弱者福音。报告中提到法院审理的女童热心助人致伤案,高铁霸铺案,提出司法判决决不向耍横霸道者让步,决不迁就纵容恶习陋俗。在当下司法实践中可以看到,很多人都秉持着“按闹分配”的原则处理事物,通过我闹我有理,无理也要闹三分的态度处理事情,可能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想着退一步海阔天空,结果却让无理者大获全胜,这形成非常不好的社会效应。通过周强院长的报告,司法判决绝不向耍横霸道者让步,绝不迁就纵容恶习陋俗,给法官在出具裁判文书时指明了方向,坚定了信心,也维护好了法院公正司法的形象。
《报告》注重民生案件。“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案件无小案”。通过报告显示的一组数据可以看到,审结涉及教育、就业、医疗、养老、消费、社会保障等案件154万件,出台网络消费司法解释,对直播带货、外卖餐饮作出规范,严惩制售“病猪肉”“毒草莓”“毒面膜”的犯罪分子,守护百姓餐桌安全、用药安全,严惩医保骗保犯罪,守好百姓“看病钱”“救命钱”,高空抛物致人伤亡案件大幅减少,群众头顶上安全更有保障,人民法院扎牢民生司法保障网。
《报告》突出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建立更加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治理体系和提高治理效能的需要。报告中提出的审理破产案件1.3万件,涉及债权2.3万亿元。审结破产重整案件732件,盘活资产1.5万亿元,让745家困境企业再获新生,35万名员工稳住就业等数据,无疑给法官审理案件指明方向。对涉企案件,要注重树立主动服务意识,扎实推进“护企、安企、便企”工作举措,全力打造更加优化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报告》还提出审理侵害袁隆平院士名誉荣誉案,坚决维护共和国功勋的尊严,绝不让为国做出卓越贡献的英雄寒了心,让别有用心的小人得道升天,以让公平正义如阳光普照,驱散社会中的黑暗阴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