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为何把低俗当“卖点”

发布时间:2020-07-27 08:18:57


    前不久,国家网信办会同相关部门对国内31家主要网络直播平台的内容生态进行全面巡查,发现上述平台普遍存在内容生态不良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内容庸俗低俗问题。

    直播平台有着商业性质,主播通过“流量”获得一定的收入,但直播无论是卖货物还是卖“娱乐”,都有着传递意识形态和文化信息的功能,引导着人们的价值观、道德取向和对生活的态度,而其影响力也不亚于其他的传播形式,尤其是其开放和没有遮拦的特点,如此低俗庸俗之嫌的直播,不仅伤风败俗,扭曲主流的价值观和审美观,更将使未成年人受到伤害,而这显然是社会不能承受之重。

    于直播平台来说,追求眼球效应无可厚非,但作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商家,更重视的应是社会效益。某些直播平台通过游走在道德和法律的边缘打“擦边球”,以此迎合低俗心理,把低俗当卖点,从中折射出的是品位的低下。而如此“酱缸文化”的潜移默化,必然造成社会文化的低俗恶俗。也因此,对于直播平台的庸俗低俗,尤其还发生在巡查之后依然顶风而上,有关方面还应加大整治力度。

    专家认为,要整治直播平台庸俗低俗内容,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提高主播的准入门槛;直播平台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及时发现和制止违法违规信息;落实主播黑名单制度;加大对直播平台和主播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说到底,是加大直播平台庸俗低俗的风险成本,让直播平台为庸俗低俗付出沉重代价。

    ——钱夙伟

责任编辑:张凯甲    

文章出处:人民法院报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