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电商大促圆满收官。天猫和京东累计下单金额双双创下新纪录。然而,在这场承载了更多期望的“年中大促”活动中,不乏消费者的各种吐槽。6月29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6·18”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并直接点名罗永浩、得物APP、国美等直播平台。
中消协表示,在6月1日至6月20日共计20天监测期内,直播带货负面信息日均5600条。虚假宣传、产品质量不佳、售后服务难以保障、刷单等各类乱象,成为消费者投诉重灾区,不仅损害了消费体验,也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互联网和电商行业也不是法外之地。7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网络直播营销活动行为规范》明确指出,网络直播营销主体不得利用刷单、炒信等流量造假方式虚构或篡改交易数据和用户评价;直播带货宣传方面,不得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不得在直播活动中吸烟或者变相宣传烟草制品(含电子烟)等等。商家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资质或行政许可,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定,遵循平台规则。作为主播,在直播活动中应当保证信息真实、合法,不得对商品和服务进行虚假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要遵守法律法规、遵循平台规则,符合其与商家的约定,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直播带货企业、商家、平台都要摒弃短视心态,夯实诚信基石,把好质量关,维护市场秩序。多方用功,共同合力,让直播带货走得更远、更长久。
——潘铎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