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期,各地普惠性的政策、措施紧锣密鼓实施,解决了企业复工复产达产面临的共性问题,帮助不少企业恢复了正常的生产经营、步入发展快车道。但也有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还存在没有解决的难点、堵点、断点问题,需要各地各部门及时找准“症结”,一企一策量身定制个性化“扶工扶产”方案,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提高认识真心帮扶。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恢复正常的生产经营,企业需要协调解决原材料、资金、用工、运输、销售、防疫等很多问题,无论哪个环节出了差错,或许都会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解决一个困难或问题,救活一个企业,从大的方面说,关系经济社会的平稳健康运行;从小的方面看,只有实体企业发展壮大了,财税收入增加了,才会有更多的财力用之于民,才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各地各部门要换位思考,尽职尽责,把帮扶企业当成自己的分内事,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解企业之所需,动真情用真心帮助企业纾难解困。
提供特色定制服务。要搞好调查研究。各地各部门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从企业面临的难点、堵点问题出发,坚持靶向用力。要培养一批“明白人”,吃透政策、研究路径,只为做成事找路子,不为做不成事找理由。要搞好个性化服务。善于发现问题,分析原因,一企一策提供针对性强的举措,“一对一”搞好精准服务。要提高服务效率。企业现存的困难和问题,对解决的时间要求都很急迫,要特事特办、急事快办,迅速解决困难和问题,帮助企业复工复产达产。
建立合力攻坚机制。一些企业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是普惠性的政策、措施无法解决的,大多是难啃的“硬骨头”,这就需要多部门联动、协调解决。要完善周例会、月调度、月分析、月通报机制,凝聚攻坚克难的合力。充分发挥企业复工复产特派员的作用,由企业“点题”,由特派员协调,建立解决问题台账制、周报制、跟踪督办制和完成任务销号制。党委、政府要及时跟进督导,跟踪问效,确保议定事项不折不扣落实,企业所反映问题得到尽快解决。
——孙永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