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开门纳谏,法院也要做好“开门抓教育”

  发布时间:2019-11-19 15:36:00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对党内的一些突出问题,人民群众往往看得很清楚。党员、干部初心变没变、使命记得牢不牢,要由群众来评价、由实践来检验。”9月16日至18日,在河南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第二批主题教育层级下移,线长面广”,强调要“注重开门抓教育”。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明确要求,把第二批主题教育工作抓实抓好,才能确保取得扎实效果,让人民群众满意。

    作为审判机关,法院在主题教育活动中如何“注重开门抓教育”呢?就是推进法院开放日,开门纳谏,力促司法公开。

    一是要广开言路。通过设置意见箱、民生热线、政务网站院长信箱、微信平台等方式听取群众意见,拓展听取意见的广度和深度,切实把群众的真实意见收集上来。

    二是要走访调研。深入律师事务所、民营企业、基层社区、乡镇村居等开展调查研究,通过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等方式深入了解真实情况,了解民情掌握实情,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以为民谋利、为民尽责的实效取信于民。

    三是要常态化开展“公众开放日”。将“公众开放日”活动作为一种常态化、制度化工作来抓。固定公众开放时间,设立专门联络员和解说员,负责协调活动事务、接待参观群众、提供后勤保障等,主动邀请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来院参观、观摩庭审、参加活动。除传统向群众开放法院文化、诉讼流程、庭审过程等内容外,围绕群众司法需求,结合法院具体工作,新增法制讲座、模拟法庭、“法官面对面”座谈、群众满意度测评等多类别、多层次主题开放日活动,多元呈现法院工作,不断推进司法公开公正。

    四是设置咨询台。在闹市区、社区等设置咨询台,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解答群众法律疑惑,向群众宣传法律知识,提供法律服务。同时,通过调研问卷、谈心谈话等方式问计于民,深入了解和掌握群众关心的社会问题和法制焦点,收集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切实提升群众对审判机关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五是促进司法公开。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深化司法公开的各项部署,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让暗箱操作没有空间,让司法腐败无法藏身”的要求,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以建设审判流程公开、庭审活动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四大平台为载体,全面深化司法公开,着力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促进司法公正,不断提升司法公信力。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人民日报社评认为:注重开门抓教育,就要要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就是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就是要主动接受群众评判。

    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开门搞教育,通过“开门纳谏”,广开言路、听取民意,进一步促进法院工作,提升司法公信力。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