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以不变的初心对不同的执行

  发布时间:2018-11-28 09:12:56


    我是张巍,是信阳市浉河区人民法院的一名执行法官。时光如白驹过隙,不知不觉间,我在执行岗位上工作已有10年多了。

    还记得10年前,我初到法院,仅仅只看着法院的大门,看着大门上的国徽,内心就已肃然起敬。从那时起,我就坚定了自己要认真干好执行工作,坚定了自己要维护公平正义的决心,那种记忆,犹如一帧帧旧电影里的黑白画面,模糊却又深刻。可以说我将自己最宝贵的青春都奉献给了执行,而且将会继续为执行奉献自己的力量。

    执行工作是社会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的最后一个环节。从刚来执行局办案时的无从下手到现在游刃有余,从面对当事人激烈情绪时的不知所措到现在的胸有成竹,改变是我拥有越来越多的执行经验,不变的是我对执行工作始终保持一颗热情的初心。

    还记得2017年有一起相邻侵权纠纷案件,被执行人梅某将自家柴禾堆放在申请人杨某必经之路的拐角上,影响了申请人杨某车辆的出入,构成了相邻侵权。在申请人申请强制执行后,我们曾多次找被执行人做工作,但是被执行人仍然拒不履行。反复劝说无效后,我们决定采取强制措施。

    我清晰的记得那是个炎热的夏天,早上7点,我们10多名执行干警在我们局长刘玉虎的带领下前往浉河区董家河乡,其实这已经是我们第三次去执行了。我们到达现场后,被执行人梅某情绪非常激动,手拿钉锤与我们局长大声争吵,梅某的妻子为阻止我们对柴禾堆的搬迁,坐在地上哭闹。多年的执行经验告诉我,这将是一次比较艰难的执行,但是我们作为执行法官必须要依法办案。我们多次就柴禾堆的堆放地点和被执行人沟通,对其释法明理,但被执行人梅某均不理睬而且态度蛮横。最后我们执行局长想办法与该村支部书记取得了联系,经过村支书和执行干警的耐心说教,最终双方当事人达成协商,被执行人同意由申请人杨某将柴禾堆搬放至路边草丛中。经过2个小时的协调,柴禾堆终于搬走,双方当事人均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在执行的路途中,有的案件看似已到了执行僵局,可是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被执行人最终还是主动履行了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我们内心也顿觉轻松起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2018年是“基本解决执行难”的攻坚之年、决胜之年,加班加点、日夜奋战早已成为我们执行法官的工作常态。一件件案件的执结,都凝聚着全体执行干警的智慧和汗水、辛苦和付出。更多的努力与辛苦,付出与汗水,都显示在了一笔笔兑现给当事人的执行款中,记录在一本本规范的执行卷宗中。

    当然,执行方法和手段也在不断进,网络查控是我们的好帮手。还记得在10年前,我们每每查被执行人的财产信息都要去银行一家一家的跑,冻结扣划也是艰难,这边刚查到卡里有钱,那边要冻结时卡内余额已不足,想想都觉得心塞。但是10年后的今天,我们也与时俱进,早已运用执行网络查控信息技术,同时将审理与执行联合,共同发力,解决执行难题。

    比如说今年的一起借款纠纷的案件,被执行人孙某借完钱后未在约定的期限内还款,在审理期间孙某既联系不上也找不到人,申请人一度担心自己的钱要不回来了。审判法官及时利用执行网络查控系统寻找孙某的财产线索,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便查到孙某在中国银行的存款,为了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审判法官及时有效的采取保全措施。

    执行网络查控系统,让法官和执行干警足不出户便能及时查询到自己承办案件的被执行人银行账户、房产、车辆等财产信息,着实提高了执行效率,节约了司法成本,有效缓解了执行难。综合运用审执资源,高效快捷办理案件,实实在在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我一直都很喜欢这句话。每当日复一日重复艰苦的执行工作,常年累月办理无穷无尽的案件,更要面对当事人的误解或抗拒时,保持当年的决心和斗志又谈何容易?支撑着我的是拿到执行款后当事人脸上的笑容,是看到他们笑容后我内心涌现的幸福感。人民群众对法院执行工作的信任,正是当下法院执行干警孜孜不倦努力奋斗的价值追求!

    作为一名法院的工作人员,“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既然选择成为一名人民法官就需要将法律的公平正义时时放在心间,执行工作过程是困难的、坎坷的,但我们一直在迎难而上,为了维护法律的公平正义去解决“执行难”问题,在守护法律权威、实现公平正义的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奋进。

责任编辑:张凯甲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