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较 量

  发布时间:2018-04-04 09:12:04


    大学毕业后,我经过重重考试进入法院系统,分到了执行局。像许多刚入职的新人一样,从刚开始的懵懵懂懂到逐步熟悉,这个过程总有一些让我记忆犹新的经历,其中有一件事情让我始终难忘。

    我们在办理史某申请执行卫某及其公司一案中,史某在2016年11月份发现了卫某公司名下一辆已被法院查封的水泥泵车的踪迹。

    在一个偏僻的山沟里,将正在工地施工的泵车扣押。正准备将车辆开走时,一名姓夏的男子赶来阻止我们,表示这泵车是卫某抵账给他的。庭长在了解情况后细致的向夏某解释该车的法律问题,并告知他如果强行阻拦我们将采取强制措施。夏某眼见强拦不住,随即表示希望法院能宽限他再用几天,如果此时将车辆开走,工程不能按时交工,他将会承受上百万的巨额损失,并愿意用自己的房屋与车辆提供担保,让自己的妻子与嫂子做保证人,保证不影响法院对车辆的处置。考虑到夏某情绪非常激动,强制执行又的确会使夏某遭到较大损失,为保证执行的社会效果,最大限度保护各方利益,在向领导请示过后,庭长决定让夏某做出相应的担保,暂时使用该车,等他的工地完工后将车辆交至法院。

    在当时看来这是最为稳妥的处理方式,成功的避免了一次激烈冲突。但是在失信人的眼里,这却是法院给的一次“机会”。

    夏某在工地完工后不但拒不交还车辆,还玩起了狡兔三窟,我与同事小宋多次上门找人,夏某及另外两个保证人总是拒不见人,躲躲藏藏。数九寒冬,天寒地冻,查找过程很艰辛,但我们始终怀着法律的权威不容亵渎的信念,坚持查找,扩大范围,终于在距离夏某家几公里外的陕州某小区查出端倪。在陕州某小区物业上调查时,我发现有一户的户主虽然不是夏某,但是在车辆登记上填写的却是夏某的车牌号。我们到该户调查,却无人应答,不过在楼下停车位找到了夏某作担保的汽车。经过半天的蹲守,在夏某收到消息派人过来开车时现场将车辆扣押。然而这一辆车并不足以抵偿水泥泵车的价值,找到夏某让他交还泵车仍是案件突破的关键。

    时间到了2017年2月中旬,当天的气温很低,预报第二天就要下雪。同事小宋下午一上班就带领着三名法警直奔陕州某小区,这已经是我们这一段时间经常做的事情了。4点半左右,小宋电话告知我在该小区找到了夏某的嫂子,也就是泵车的保证人之一张某,我立即向领导汇报,领导指示对张某采取司法拘留,并以此为突破口要求夏某马上交还泵车。

    我考虑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在张某到法院后我先从法理、情理两个方面向张某做出了耐心的解释,张某虽然口风有所松动,但仍然抗拒协助法院找回泵车。我见张某仍存有侥幸心理,随即向她出示了拘留决定书,马上与法警同事一道将张某带往拘留所。张某在前往拘留所的路上顶不住压力,主动给夏某打电话,要求夏某马上把泵车开过来交给法院。夏某迫于法院的压力,表示可以交还车辆,但却开出了许多条件。我告诉夏某,向法院交还车辆是无条件的,法律是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的,今天必须要将泵车交还给法院。

    夏某当时就恼羞成怒的表示要把泵车开到黄河里去,并告诉我让我注意自己的前途与安全。听到这种威胁要说一点没有感触那是假的,但我并不畏惧。因为我知道自己做的是正确的事情,执行工作虽然不比公安刑侦上的危险,但是维护法律权威,保护人民的合法利益初心却是一样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正是我们一直坚守的信念吗?

    我感觉夏某距离最后的妥协已经不远了,决定趁热打铁,再加一把火。在与小宋商量之后,决定先跳过体检环节,直接将警车开至拘留所门口,张某看见拘留所后,心理彻底崩溃,立刻打电话给夏某,情绪非常激动的要求夏某无条件将车辆交还。面对已经歇斯底里的张某,夏某无奈只得答应交还车辆,只是希望暂且不要拘留他们。我将这一情况向领导汇报后,领导同意先停止拘留,待车辆交还后再做下一步处理。

    我们驱车赶回了法院,当时已经夜里十一点多,我们跟法警队的同事们都滴水未进,简单的吃了点饭后,考虑到夏某把车开过来还需要一段时间,就先让法警同事们先回去休息,我跟小宋、小马留下来等车,有需要会通知他们。我明白已经到了关键时刻,这是一场意志力的较量,只要我们坚持下来,今天晚上一定可以把车辆找回来。在等待的过程中,夏某又多次打电话企图讨价还价,但此时主动权已经掌握在我们手中,对于他的无理要求和虚张声势,我们始终不疾不徐,坚守原则,有力回击。

    凌晨4点的时候,经过多番较量,夏某最终将泵车停在我们指定的停车场内。在交车的时候,我看到夏某的愤怒、不甘还有畏惧。不甘、愤怒是他的无理要求没有得到满足,畏惧的则是法律的神圣不容侵犯。

    当我们驱车回家的时候,天空已经开始飘落雪花,万籁俱寂,整个城市仍然在安详的沉睡中,我与小宋、小马的脸上都挂满了疲惫,但是眼神却是无比的平静。因为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维护了法院的形象、保护了当事人的权益,也体会到了一名司法工作者的荣耀。

    这件事情已经过去很久了,然而我每一次回想起来内心仍然澎湃不已。虽然这只是一个普通的案件,但是却是我第一次与年轻的同事们一起与狡诈的老赖正面交锋。虽然过程中有处理的不到位、有瑕疵的地方,但是我仍然学到坚持、信念、合作这些宝贵的经验。我相信这些经验一定会不断的积累、沉淀、升华,成为一直指引我向上、向前、向好的动力,使我始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