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有这八千元奖学金,我想用这钱来替我母亲还债。”小敏对杨某说道。本来一个幸福的家庭却因一起车祸彻底改变了。
小敏的父亲贾某是个小包工头,做一些修路、建房、挖渠等小工程。2015年3月,贾某因承包工程需要,向其老师杨某借款2.3万元,并出具借条,注明了还款期限和利息。期限届满后,贾某未能偿还借款。
2016年3月,一个噩耗传来,贾某因车祸不幸去世,这对于正在读研一的小敏来说犹如一个晴天霹雳。自此以后,一切都改变了,因小敏父亲的去世,小敏父亲从前承包的工程一个个都成了烂摊子。
2016年5月,一张法院应诉通知书突然而至。杨某诉至罗山法院,要求小敏的母亲偿还借款及利息。因为借条复印件上,有小敏母亲的确认签字。
“父亲不在了,他生意上的事我母亲没有全部参与,虽然有些借款我母亲知道,但他在外是不是还欠有钱我们不得而知。”小敏说。
在法庭上,小敏母亲却对这笔借款矢口否认,也拒绝做文字司法鉴定。这让杨某极为恼火。
小敏母亲的做法有赖账之嫌,但却徒劳无益,改变不了其夫妇借款的事实。同年8月,罗山法院依法支持了杨某的诉讼请求,判决小敏母亲偿还这笔夫妻共同债务。
“这真是太让人气愤了,明明是她签的字却死不承认,我一定要把这笔钱要回来,一分都不能少。”杨某对小敏母亲的做法极为失望,反而坚定了要回这笔欠款的决心。
今年8月,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罗山法院向小敏母亲下发了执行通知书和报告财产令,但小敏母亲既不报告财产也不履行判决义务。随后,罗山法院对其进行了司法拘留。
当得知母亲被拘留后,正在学校的小敏立即跟罗山法院执行局联系,请求执行局干警帮助联系杨某,要赶回去与杨某协商偿还母亲借款一事。
“杨爷爷,您是我爸的老师,我爸不在了,我也没有多余的钱,只有这八千元奖学金,我想用这钱来替我母亲还债,剩余的钱等我工作了,我再还您,您看怎么样?”在罗山法院执行局,小敏认真地对杨某说道。
小敏的话戳中了这位老教师内心最柔软的地方,看到小敏这么有诚意,又这么孝顺,考虑到小敏的父亲又去世了,杨某动情地说到:“你这娃还真有孝心,剩下余款我不要了,你好好读书。”随后便与小敏达成和解协议,放弃了剩余1.5万元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