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为节用裕民点赞

  发布时间:2017-03-10 11:16:15


    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要继续压缩非重点支出,减少对绩效不高项目的预算安排。各级政府要坚持过紧日子,中央部门要带头,一律按不低于5%的幅度压减一般性支出,决不允许增加“三公”经费,挤出更多资金用于减税降费,坚守节用裕民的正道。“德惟善政,政在养民”“善政者,恤民之患、除民之害也”。坚守节用裕民的正道,是党和政府对“民生是为政之要”承诺的最为生动的体现。“坚守节用裕民”成为两会的“好声音”,其背后代表的就是赞同、就是感激,就是这种善政的点赞。

    “坚守节用裕民”不是党和政府一句简单的口号,而体现在党和政府的承诺和行动中。为此,总理明确提出了“节约出的三公经费”的具体用向。他在报告强调“各级政府要坚持过紧日子,中央部门要带头,一律按不低于5%的幅度压减一般性支出,决不允许增加‘三公’经费,挤出更多资金用于减税降费”,而且进一步承诺“压缩非重点支出,减少对绩效不高项目的预算安排”,并且“深入推进政府预决算公开,倒逼沉淀资金盘活,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每一笔钱都要花在明处、用出实效”。总理以任务清单的形式,将节用裕民的思想融入日常施政方略,真是句句是承诺,字字重千斤,声声振人心。由此可见,党和政府不断勒紧裤腰带“瘦身”,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真抓实干,敢说敢当,将成为常态。

    “坚守节用裕民”不仅造福于人民,同时也为权力腐败多了一道隔离墙。“三公”经费压下去,民生支出提上来,通过“政府坚持过紧日子”让百姓过上更加宽裕的好日子,这不仅是“裕民”之道,也是富国强国之道;不仅是治国理财的正道,更是治国理政的正道。“节用裕民”有利于防治贪污腐败,净化政治生态,有利于赢取民心,巩固国家政治。民生连着民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政府过紧日子,百姓过好日子”的“节用裕民”,汇聚了民心,厚植了执政之基,不仅仅是一堆简单的财政数字,也是13亿多人民充满幸福的获得感,更是不断巩固的“最大政治”成就感。

    “坚守节用裕民”充满了期待。在执行过程中,各级政府应该以此为责任,加强落实和行动,并一级做给一级看,形成上级政府率先垂范、带动地方部门紧紧跟上的良好风气,进一步增强“节用裕民”的自信和底气。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也要在“节用裕民”中积极听取民众意见,回应民生关切,不断补齐短板,注重改善民生,用责任担当和为民情怀不断给予社会和民众激励和鼓舞,让民众切实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享受到更有质量的尊严。由奢入俭之路任重道远,而今,仍有一些在 " 紧日子 " 中出现不适的官员,仍有一些表面大喊勒紧裤腰,而私下却大手大脚乱花钱的为官者。要坚守节用裕民的正道,要让这一部分人管住嘴、迈开腿,厉行节约成常态,关键还要通过严密监管看紧权力,通过严肃问责和严厉制裁震慑挥霍之心。通过严密而有效的制度安排,为过紧日子搭建强有力的体制机制约束,我们的政府就会更有公信力、凝聚力。

责任编辑:张凯甲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