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新形势下培养高素质法官的五种途经

  发布时间:2016-12-13 10:19:04


    近年来,随着社会转型和利益纠纷增多,人民法院受理的各类案件数量大幅增加,且复杂新类型案件亦逐年递增。作为人民法院担当着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司法服务和司法保障的重任。这就要求法院要以高标准、高质量的审判执行工作,有效地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这也是践行司法便民为民的重要保证。法官作为法院工作的主体,必须要从满足新时期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入手,进一步增强五个意识,不断提高办案水平,才能体现公正,凝聚民心,塑造形象,提高公信。

    增强大局意识,在营造优质司法环境上下工夫。就当前而言,服从大局就是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去策划并做好各项工作。广大党员、法官要维护大局,要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坚决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坚决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把审判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大目标中去思考、谋划和部署,狠抓司法便民利民各项措施的落实,依法统筹司法便民利民与引导公民合法理性维权,着力营造亲民平和的诉讼环境。

    增强公仆意识,在落实司法利民为民上下工夫。要十分注重依法公正审理各类涉及民生问题及群众权益的案件;更加注重依法调解、审理人民内部的各种矛盾纠纷,着眼于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更加注重推进司法公开,切实尊重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扩大司法工作透明度,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为方向,以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为标准,切实落实各项司法为民措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多干实事,务实为民,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和温暖。

    增强质效意识,在着力提高司法能力上下工夫。注重制度创新,树牢质效意识。严格落实“后手监督前手”制度,同时,进一步突出审判管理工作的效能,建立健全与审判质量效率指标体系相关的各项机制,不断提高审判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明确案件办理各环节人员和庭长、主管院长监督管理职责。从流程时限、事实认定、证据采信、适用法律、庭审程序、文书制作与送达、卷宗装订等方面严格按标准进行评查,深入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案件质量。

    增强看齐意识,在改进审判纪律作风上下工夫。就当前来看,最根本的就是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政治定力上始终主动地向党中央看齐,坚定党的信仰信念;在为民情怀上经常主动地向总书记看齐,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司法工作坚持不懈的奋斗目标;在敬业精神上经常主动地向总书记看齐,始终做到秉公办案、严格执法、严以律己、勤勉奉献,为党和人民的审判事业殚精竭虑、不懈奋斗,确保定纷止争、案结事了、社会和谐。

    增强创新意识,在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上下工夫。要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对深化司法改革等方面的重要部署,准确把握“依法治国”这一总体目标,进一步健全权责明确、相互制约、高效运行的审判权运行机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掌握实情,脚踏实地,做到谋划工作思路力求符合实际,制定方案措施力求切实可行,完成工作任务力求落实到位。与时倶进,开拓创新,励精图治,奋发进取,努力做一名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的合格法官。

责任编辑:张凯甲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