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也就是一转眼间,从办公室到鹤壁集法庭竟然已经一年半了。从以前文字材料工作中的阳春白雪,到每天和最基层群众打交道,解决他们切身的实际问题,转变很大,感触很多。而最让我有所触动的是每天一起奋战在审判一线的他和她们,是貌似很小对当事人来说却很重要的那些矛盾纠纷。
每每想说想写的欲望升起时,总被现现实实零零碎碎的工作打乱思路。今天,我想说的,是工作在我身边的宋晓华,一名普通而又平凡的干警。
怎么写?从何写起?我想选择几个瞬间,定格几个镜头,让人们看到他,感受他,理解他。
审判庭里认真的他。基层法庭人员少,案件多,麻烦事儿多,这是个不争的事实,所以宋晓华身兼数职。他是书记员,是法警。有时负责担任庭审时的书记员工作,有时需要整理卷宗,开庭时,他有时负责记录,有时负责庭审直播,有时负责执庭传递证据。每样工作,他都是一样的认真,如果你静静地在法庭呆上一天,你会看到他总是在忙,脚步匆匆,目光里的认真,会让你心生敬佩。
送达路上辛苦的他。基层法庭审理案件难度大,一半的难度都在送达上。我们常说送达了应诉手续、开庭传票,案件算是走过了一半。鹤壁集镇辖44个行政村,我们送达的脚步遍及每个村。还有好多案件被告在外地,郑州、平顶山、安阳...路不好走,下雨下雪,案件来了,送达无法避免。哪个案件都不能保证一次送到,跑三四次送达不到都极常见。除了在法庭忙书记员的工作,另外一个重要的身份就是司机。一年跑了多少路无法计算,一天开车出去几趟无法估计,你看到的,他真的总是在忙,脚不沾地,辛苦却无怨言。
遇到难题无畏的他。近几年,从人民法院到基层法庭,安保事件时有发生。最高院也一直在强调安保工作,对法警工作提高了重视程度。作为法庭唯一的一名法警,他更是承担了更多直面对法庭工作人员怀有不信任,到法庭闹事,挑衅法庭尊严的一些当事人和制止原、被告之间争吵甚至有动手倾向的危险工作。每当不和谐的声音响起,不和谐的举动产生,他总是敏感地站出来勇于制止,履行法警职责。遇到难题无畏,但是也难免受委屈。与故意挑衅的当事人面对面,执行工作任务,还要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那就不仅是一种无畏了,更是一种觉悟和修为。如果你亲眼见到当事人对待法警,言语过激,行为挑衅,而同样年轻气盛的晓华无法以暴制暴,只能用法律解释问题,你会知道委屈不在表面,而在心里,无法言说。
厨房中忙碌的他。法庭的距离离我们所居住的地方有六七十里地,早出晚归自不必说,午饭也成了一个问题。法庭远离法院机关,没有固定负责做饭的人,宋晓华主动承担起买菜做饭的任务,六年如一日,不管工作时间工作多忙,中午他总是忙碌在厨房。跑到街上买菜,切菜,炒菜,蒸米,下面条。夏日炎炎,看看他滴滴答答的汗水,你会感觉到说不出的心疼和敬意。
写了这么多,也许你还不知道宋晓华是男是女,多大年纪?如果我告诉你,他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小伙子,你会诧异吗?你会惊讶吗?真是,他真的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法庭的历练,法庭繁重的事务,让他比同龄的年轻男孩多了太多的责任和任务。也许同龄人在家里还是爸妈的宝贝,娇生惯养,而他已经承担起这许许多多的社会责任,说大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说小了,尽职做好分内外的工作。他的无怨无悔,他的踏踏实实,他把法庭当成家的精神,他每天晚上守着法庭读书的身影,无一不让你赞叹。
这就是我的身边人和身边事,也许你觉得平淡无奇,而当你细细品味,一定会有浓浓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