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初心不改

  发布时间:2016-04-19 10:00:09


    如果说法槌、法袍、慷慨激昂的陈词、庄严肃穆的判决,这是我对司法公正最初的概念,而掌声、尊严、成就感和伸张正义的神圣使命感却是吸引我走近的最主要原因,结果是我骄傲的成为了他们中的一员,并在日复一日的忙碌中从一名书记员成长为一名基层法院的法官。

    就像人常说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法庭庄严依旧,法袍、法槌也还是记忆中的样子,但日子却再也不是青涩年华时的懵懵懂懂,因为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让我眼界大开,见识了形形色色的各色人等,听到了从来没有想象过的诉请理由,我才知道,正义长得有多复杂,而寻找她的过程又有多么辛苦。

    一开始,当脑海中的各个法条真的和现实中的案例契合的时候,法条是我处理案件的唯一法宝,可越来越发现,这个社会千奇百怪,什么事情都有,而每件事都有其不同之处,同样的案件情况,却因为这种不同,使法条适用变得越来越没有把握。就像我审理的周某某诉牛某某抚养费纠纷一案,二人系协议离婚,并明确约定婚生儿子周小某由周某某抚养,抚养费自理,案件也正是因为周某某在得知孩子患了眼疾并可能需要大笔医疗费的时候引起的。按照法律规定,变更抚养费是符合法律规定的,但周某某仅提供了几张诊断证明,并没有实际花费支出票据,这时候就主张牛某某先行垫付医疗费数万元,是没有法律和事实依据的。就在我苦心做周某某工作的时候,周某某突然发狂,搬起椅子砸下来,随着那声“咣当”,我的心揪紧了,周小某也吓哭起来。看着哇哇大哭的孩子,我很难过。本来就缺少了母爱,又患了疾病,我动摇了。我真心想为这个孩子争取一次,费尽周折找到孩子母亲牛某某后,牛某某决绝的拒绝让我更加难过,如此这样,我能做的,只能是依法驳回。我开始心虚起来,觉得正义就像面纱后的美人,总也不知道是不是看到了她的样子。

    最初诚惶诚恐,慢慢的也就自信起来,因为,只要你坚持依法办案,案件的效果会让你找回信心,我就是这样慢慢成熟起来,办理的案件也越来越多,案件的难度也在逐渐增加。正是有了这种自信,我从开始办理案件的手忙脚乱,到现在的处变不惊。再比如我审理的另一起案件白某某诉某某医院的医疗纠纷案件,因为被告医院的主治医生是原告白某某的亲戚,故在治疗过程中,建议白某某放弃了其认为没有太大意义和价值的几项检查,延误了白某某治疗,以致白某某骨癌扩散,最后治疗无效死亡。起诉时,白某某仍在治疗,并申请了伤残鉴定,因为其鉴定需要被告医院提供相关的资质证明等材料,但该医院消极不配合,致使鉴定一直未能进行,就在材料终于准备齐全、案件也已转入鉴定程序时,白某某突然死亡。面对原告亲属的泣不成声和诘难,我只能解释、安慰并就如何保障其权利向其释明,并中止了案件审理。考虑原告与被告主治医生系亲友的实际情况,我主动去做医院领导的工作并最终促成了案件调解。我不知道正义是不是长了一张拥有满足笑容的笑脸,当我看到数日劳碌后当事人拿到赔偿款时开心满足的样子,我就觉得一切都值了,不管正义是不是这个样子,反正我是很享受这个过程并乐此不疲。

    案件办理过程中,法律适用不是法官面对的唯一困难,证据采纳、平衡法律和社会效果才是对法官最大的考验。由于很多用人单位用工不规范,导致劳动者在遭遇权利受损时举证困难,这不仅仅限于劳动争议类纠纷。比如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中,很多原告因为用工单位没有完善相关的劳动保险、逃避缴税等行为,导致劳动者真实的收入得不到支持,尽管单位出具证明、工资表、劳动合同,对于超过个税起征点的收入部分,诉讼支持起来也还是相当谨慎的,一来考虑证明单位的证明效力,二来也要考虑证明内容的真实性和可采纳性。等到判决书制作完成的那一刻,感觉作为法官的自己好像先被当事人判决了一样,随之而来的就是当事人的上诉。一开始,只要有当事人提出上诉,我就会不断自责,总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妥善。慢慢我发现,并不完全是因为判决本身的问题,而是当事人法律意识、法律素养越来越高的表现,我也坦然接受了这样的现象,并把这些解释给被上诉一方,这样,即使案件上诉了,双方当事人还是很理性,至今没有出现过矛盾激化,这也让我心安许多。

    如果工作就是唯一,那生活也许会简单许多。可是,一个人总有各种各样不同的社会角色,而且要承担不同的责任,所以,作为一名女法官,我除了工作,还要照顾老人和孩子,维持家庭。当所有的烦心事一起袭来的时候,我会因为处理不好其中的一件或数件而对自己充满怀疑,即使是在已经驾轻就熟的工作面前。一次,孩子在幼儿园发烧,老师给我打来电话,我正在开庭。看到手机上幼儿园老师的电话不停闪烁,我这心里火急火燎的,语气也不冷静起来,直到原告律师委婉指出,我才意识到,再着急,也要等庭审结束了才能处理。等我开完庭赶到幼儿园的时候,孩子已经被老师送到了医院。我不断自责,可是却没有后悔于自己的选择。有得有失,大概哪个行业也不例外吧。

    走进这个队伍十多年了,因为也没有奢求过更多,所以最大的感受大抵就是忙碌,劳心劳力了吧,内心越来越诚惶诚恐。有时候因为案件辗转不能入眠,心里也会质疑这样值不值得,明明自己没有纠纷,却要为他人的矛盾着急上火,问题是,即使这样,最终也不是都能得到当事人的理解。误解、恶语相加甚至恐吓,午夜梦回,我也会动摇。但是,正如保尔.柯察金所说,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而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鄙、生活庸俗而愧疚。这样,当生命走到终点,我也会很自豪,我选择了我钟爱的法官事业,不忘初心,我的一生是有价值和意义的一生,这就够了。

  

责任编辑:张凯甲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