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跟庭长学调解

  发布时间:2015-12-23 15:02:46


    今年10月底的一天早上,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急匆匆地来到法庭,不容分说让我们给他办手续,他要告自己的儿子和儿媳,索要田地和生活费。李忠庭长将老人让到座位上,亲自倒上一杯热水,让急促的老人缓缓神,待老人情绪平复后,就跟老人拉起家常,详细询问老人的生活状况和家庭情况,而后通过电话联系老人所在村的村干部。

    原来老人的儿子、儿媳觉得父亲上了年纪,应该把父亲名下的责任田转给自己,但老人总觉得儿子、儿媳不孝,自己将田转给儿子后可能会生活无着落,因此发生口角纠纷,老人一气之下跑来法庭起诉。在明白老人的来意后,李庭长将老人的儿子、儿媳和村干部都约到法庭,打开心结,将其中的因由、误解、疑惑都逐一说出,老人逐渐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给儿子生活带来了麻烦,儿子、儿媳也认识到平时对老人的关心不够,儿子搀扶着父亲,一家人平静地走出法庭,案未告,理已清。

    基层法庭所面对多是农家琐事,民众是非判断的标准往往是一些风俗人情或者“常理”,这对法官的要求就不仅仅是释法那么简单,也不光是明断是非那么容易,更何况“清官难断家务事”。对于我来说,深硬冰冷的课本文字是无法化解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只有不断向优秀法官学习办案技巧,以事无巨细之心接待当事人:一句问候,一杯热水,服务民众,倾听当事人诉说原委;以案无大小之心办理案件,走入乡间地头,进村入户,深入了解了解社情民意,扑下身,沉下心,扎下根,在实践中学习,在工作中领会,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解决纠纷的能力,才能真正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基层法官。

责任编辑:曹红歌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