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普法那些事”我的酸甜苦辣

  发布时间:2015-08-26 15:17:42


    时光流逝,岁月如梭。一转眼,我负责法院宣传、调研工作已六个年头了。回想起这2000多个日日夜夜,万千思绪不禁涌上心头,酸甜苦辣,各种感受掺杂在点滴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是苦是乐,苦有几多,乐有几何,体会与品味,唯我把握。

     2009年初,我调到政治处,负责宣传、调研工作。当时,政治处没有经费,没有电脑,甚至看一份报纸还要借,但我没有让领导失望。宣传、调研工作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非是本性所需,而是为了某些需要才不得不去做的行为,我也不例外,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开始了“志当存高远、路须始足下”的征程。当初,为提高写作水平,一有时间,就钻传达室、办公室翻阅报刊、杂志,摸索写作技巧,时间不长,我就迷上了这项工作。法制宣传稿件好写、命中率高,见效快,激起了我写的欲望与兴趣,实现了“要我写”与“我要写”的快速转变。宣传效果的转化,将我的写作欲推到巅峰。不会电脑打字,央求单位的年轻同志打打;不会发电子邮件,跑到亲戚家让人家发发,不能上网,就花三、五元到网吧泡上两、三个小时。时间长了,难免人家有点烦,自己也觉得有点不方便,为了独立自主,自己买来了“笔记本”,购来了“路由器”,通了网线,学会了“搜狗”……哎,“寒天饮冰水,冷暖自知”。一年以后,我已不仅仅局限于报道一起案件、宣传一个人,开始着手时事评论、微型调研,在《河南日报》上发表的《从开始打半壶说起》、《农村交通事故不容忽视》、《法制日报》上的《网上来的民意别漏了》就是这个时候的代表作了。

     六年来,我在《人民法院报》、《法制日报》、《中国妇女》杂志、《农民日报》、《河南日报》等媒体发表宣传、调研文章100余篇,撰写的《司法公信力及其各结构性间关系》获中央政法委主办的第二届“执法公信力论坛”三等奖。真是,“文章之事,苦不堪言,妙不可言”,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责任编辑:郑 好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