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起普通的离婚案件,又不是一起寻常的离婚案件,当事人双方初始的冷静让我们都觉得意外...
原告刘某,山东省阳谷县人;被告段某,河南省滑县人,两人都是1990年9月出生,脸上的稚气还未完全消退,却以要求离婚的原告和被告身份走进了庄严的人民法庭,而他们两个今年四月初刚刚领完结婚证。
一如既往,婚姻案件依照法律程序,在调解室,先行调解。
圆桌两旁,一边是原告及其代理律师,一边是被告及其姐姐。桌子里边,是庭长和坐在电脑前的我。
“都说说意见吧,婚姻问题可是大事,一定要再认真考虑考虑。”
“我要离婚”,女孩一脸漠然的说道。
“为什么要离婚呢?”
“感情不好”
“你们认识多长时间了?”
“不到一年。”
“你感觉被告他人品怎么样
“还行吧。但是我们没感情,不能过下去了。我爸妈也觉得我们离的太远,他们不同意。”
“那你们为什么还去登记结婚呢?”
“我们是自己去领的结婚证,父母都不知道。”
这时,男孩插话了。“我们感情很好的,我父母没意见,他爸妈对我印象也很好,不知道为什么会走到离婚的地步。”
...
经继续询问原告和被告,我们了解到两个年轻人去年夏天一同在江苏昆山打工,都是离家在外,慢慢的接触时间长了,双方产生了感情。2012年年底,双方各自到对方家看了看,两人的父母也没有表示反对他们来往的意思。过年几个月后两个年轻人从江苏回来,一同在在河南省滑县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女孩在男孩家住到五一,男孩陪同女孩回到山东阳谷老家,然后男孩一个人回来了。之后两人基本没见过面,过了一个月,女孩突然回到滑县,要求与男孩离婚。因双方意见分歧较大,于是女孩起诉到了法院。
调解继续。
“被告,你对离婚是什么意见?
沉默中...
考虑良久,像下了很大决心似的,男孩站了起来,从兜里掏出结婚证放到桌上,说道:“离就离吧,我不愿意也不行,都僵到这里了。”另外拿出一张合影照,继续说道:“这是我们办结婚证时的照片,用了三张,还剩一张”,说完一下撕成两半,就止不住哽咽了起来,“我很珍惜这段婚姻,可你就是不愿意和我好好生活”,趴在桌上大哭了起来。
我停下了记录,庭长示意男孩姐姐陪他出去冷静下,
调解室里,剩下女孩和她的代理律师。
“刚才情况你们也看到了,好好想想,真不能过了?”
“不能”,女孩面无表情,“我们了解少。没感情。”
“那为什么要领证呢?结婚这样的大事就这样草率吗?”我的语气加重了些。
女孩不说话了。
“你们这些年轻人啊,办事从不想后果。这次经法院调解,准予你们离婚,可你要是再结婚的话就是二婚了。虽然现在提倡婚姻自由,但是在农村,二婚总不如头婚好找对象,对你们女孩子而言影响更大。这些你都考虑过吗?”
女孩继续沉默。
“父母的意见可以听,但不是什么都听,一个你们双方家离得远的理由就让你们放弃自己选择的婚姻,为人父母可以说也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而更主要的是你们自己,可以对自己的生活严重不负责任!结婚草率,没有和父母好好商议;离婚更是随便,一句感情不好就是离婚的理由,全然不去思考婚姻的意义和目的,说离就离,简直就是拿自己的青春开玩笑。你们这样做,自己感到合适吗?”
女孩无语,低下头,我知道我的话给了她很大的震撼,或许这次草率开始又匆匆结束的婚姻会给她带来不小的心理触动吧。
这番话已经不再是法律调整的范围,而是我发自内心的感悟与慨叹。庭长也继续说道:“既然你们双方都同意离婚,那就签协议吧。希望你们不会为自己的离婚选择后悔。”
调解笔录和调解协议从打印机里陆续出来,我把男孩叫进屋里来,让他们双方核对笔录签协议。没有任何犹豫,双方很快就都签好了。
调解书这时也打印出来了,考虑到原告方是山东的,路途较远,为体现司法为民精神,也为了避免原被告来回跑法庭耽误时间。经庭长同意,我拿上调解书准备去院里盖章,给双方一次性办理完所有手续。
正准备起身往院里盖章走,出现了新的变故。男方说在女方身上花了几千元,要求女方返还,女方不同意,现场气氛一时陷入了僵局。
眼看着费了一上午时间的调解工作有可能半途而废,我的心里也开始着急起来。这时,庭长开口了:“你们要求多少?”
男孩姐姐:“给我家4000元,她的个人东西全部让她拉走。”
女孩:“没有那么多。只给800元,结婚戒指还你们。”
男孩姐姐:“戒指你都带过了谁还要,给钱,不然不让你们拉东西.”
一直不怎么说话的女孩律师说话了:“戒指折换现金不合适吧,毕竟两人还在一起生活过。”
“好了,都安静下,一家让一步,女方给男方2000元,戒指女方留着,男方把女方个人物品全部返还,当庭交接完毕,双方还有意见吗?”
男方不说话了,女方也表示同意。当即从包里掏出2000元递给了庭长,男方家人开始回去拉东西。我和女方律师拿着打印好的调解书,开车回院里盖章。
路上,律师带着几分敬佩与赞叹的语气对我说道:“没想到这个案件这么顺利就解决了,刚才你说的真好,真透彻,我都被感动了。”
我笑笑,不语。
来回又花了近两个小时,终于回到法庭,我从车里下来,看到双方在庭长的主持下已经把钱物交接完毕。我让原被告双方签好送达回证,把调解书分别递到男孩和女孩手中。
庭长再次向语重心长的向两个年轻人说明:“你们短暂的婚姻现在就算结束了,这份调解书就是离婚证,作为你们再婚的证明,一定要保存好。相信经过这次波折,你们对婚姻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今后一定要把结婚当做大事看待,慎之又慎,千万不可这么草率,无故给自己给对方甚至是给双方的家庭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
女孩依然默然,男孩眼中还有一丝泪花,看得出,这个男孩确实对这段感情用情很深,舍不得放弃,可是感情的问题很复杂,谁也没有办法人为勉强。
女方律师上车临走前,再三对我们表示感谢,我知道诚如她自己所言这件案件对她个人也有着不小影响。她对我们的感谢则是因为我们的工作做得很到位,这个案件一个上午就圆满解决,并且及时快速的让她及她的当事人拿到了生效法律文书,避免了她们的长途跋涉,舟车劳顿,她的由衷感谢也是对我们辛苦工作的成效的极大肯定。
“谢谢你们,让我这么顺利结束这段有名无实的婚姻”,耳边依然回想着女孩临走时的声音,而男方的家人离开时对我们也是道谢不止。看着如释重负般一一离开法庭的男方和女方,我的心情很是复杂,久久不能平静...
家庭矛盾,婚姻纠纷,是农村出现最多的诉讼事由,而现在的离婚案件出现当事人年龄越来越低龄化的趋势。很多如段某和刘某一样的90后年轻人,在未充分接触了解的情况下就匆匆登记结婚,时间一长暴露出对方的弱点和缺点后就开始吵闹着离婚,完全没有理解婚姻的真正责任和意义所在,结婚好像就是为了单纯完成父母的心愿或者自己的任务。结婚匆忙,离婚草率,没有一点相互包容和相互理解的想法,更有甚者双方在法庭互相攻击,大闹不止。这些刚开始自己人生道路的年轻人因为自己不负责任的草率决定或者父母不严格把关的责任,在婚姻这个人生一辈子的大事上写下了极不光彩的一笔,刚刚二十出头,就背着再婚的标签,为以后的婚姻埋下极为不安稳的因素。
法律从不是冷冰冰的,现行婚姻法规定婚姻案件中先行调解正是法律温情的一面。常言道,宁拆一座庙,不拆一桩婚。法院也是希望要求离婚的双方能够和好,以维护家庭关系的稳定。而对于那些都有离婚意愿的男女双方,能够以调解方式离婚的,尽量调解结案,也尽快把调解书发送到原被告手中,这也是为了平息对抗情绪,化解双方矛盾。一日夫妻百日恩,好聚好散,婚姻结束了,即使成为路人也不要成为仇人,相信这是法院民事审判法官对所有诉讼要求离婚的男女的真心祝福...
这个案件就这样结束了,但案件留给我的沉思却远远没有结束,不再多说什么了,希望和他们一样的年轻人都能从自己失败的婚姻中汲取经验教训,好好开始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