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让法治的阳光照亮追梦之路

  发布时间:2015-03-11 14:46:27


    古语云“德而不威,其国外削;威而不德,其民内溃”。树德立威要靠法,国运兴盛系于法治。今年最火爆的“两会”议题是依法治国、从严治党、环境治理,民众对于法治国家的期待,意愿空前强烈。而中国高层对法治的重视,尤为瞩目。本次人大会议有一项重要议程,拟听取并审议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草案的说明。《立法法》2000年颁布,实施15年,此次为首次修改。立法是当前中国最重要的政治活动之一。在涉及到中国政治结构的法律中,《立法法》的地位仅次于宪法,同时又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这也体现了中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之决心,可谓振奋人心之举。

    为政贵在行,关键在落实。全面依法治国不是提出个理念、制定个文件就万事大吉了,关键是要真抓实干。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制定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蓝图、路线图、施工图,标志着依法治国按下了“快进键”,进入了“快车道”。从搭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让平安就在你我身边,到加强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法制建设,让民生“小事”也满意,再到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让蓝天碧水有望回归……法治,正在为社会注入安定之力,为百姓带来温暖之光。

一直以来,百姓还有这样一份期待——严格执法、公正司法落在实处,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梦想正在照进现实,“立案难、审理难、执行难”的现实难题,催生出巡回法庭、司法人员分类管理等改革创举;张氏叔侄案、呼格案的广泛关注,将防范冤假错案机制的建立、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的实行提上日程……公平、公正、公开,越来越多的事务和纠纷重新纳入法治轨道。“信访不信法”、“领导批示大如天”的观念悄然淡去,当一大批“老虎”、“苍蝇”被绳之以法时,越来越多的群众增强了对法律的信任,对法治的信仰。

    “当全社会都把法治当成一种生活方式的时候,法治中国就会形成。”建设法治中国是政法工作的本质要求,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建设法治中国必须要在全社会形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人们对法治的信仰、信心和信念,建立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法治理念,让运用法治方式解决矛盾、化解纠纷成为人们的能力和生活习惯。

    法令行则国治。当下,国人对法治的期待从未像现在如此热切。热切期待,是因为已感受到法治的魅力;热切期待,更因为法治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唯有让法治的阳光照亮社会每个角落,我们的追梦之路才会走得更加顺畅。

责任编辑:曹红歌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