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雇员受伤索赔起纠纷 法官寻人调解当庭把钱赔

  发布时间:2014-12-19 09:28:54


    “法官,你们辛苦啦,太谢谢你们啦。”这是12月18日上午,郑州市惠济区人民法院成功调解一起提供劳务者受损害赔偿纠纷案后,当事人激动地对法官说的话。

    2014年5月8日上午,王斌和另一工友经人介绍,跟着陆平做建钢架结构房工作,每天160元,按天结工资。熟料在工作的第四天,王斌在干活时突然从房顶摔下,造成左脚骨折。

    事故发生后,陆平第一时间打120将陈强送往医院,并为王斌垫付了部分医药费。随后便对王斌不闻不问。王斌的亲属找到陆平索要赔偿时,陆平认为王斌才干了四天工,要自己赔偿很亏,所以拒绝赔偿。

    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无奈之下王斌将陆平告上法庭,要求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各项费用共计3.5万余元。

    该案立案后,本案主审法官了解到,王斌来自农村,没有固定工作,一直靠别人介绍临时工来挣钱,家里有两个孩子孩子还在上学,他是一家的顶梁柱。于是,一开始法官就始终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原则,希望案件能尽快结案。

    可是被告陆平一直不配合案件的进行,打电话联系时,他声称自己在外地拒不接受传票。多次邮寄送达都因为无法联系而被退回。

    但是主审法官李森并没有放弃,12月8日一大早,法官就带着书记员骑车一小时赶到陆平的家,希望能亲自送达并告知他相关事务。熟料,他家中无人,法官通过向周围邻居打听过后得知,平时陆平家是有人的,只是这会可能外出了。

    某天,原告律师向该案的承办法官提供消息,称被告陆平最近可能回过家。虽然这一消息并不能完全肯定,但为了及时高效地办理案件、化解纠纷,充分地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尽管风雨交加,天气恶劣,该案承办法官在得知消息后还是立刻与书记员前往家里寻找陆平。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奔波,一行人终于来到了陆平的家。

    这次,陆平在家,于是,法官对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随即从劳务关系、工伤赔偿等法律层面出发,给被告陆平释法析理,向他讲明说清,哪怕干一天活儿,也形成了雇佣关系,雇主对雇员的人身伤害有一定的赔偿责任。

    最终在法官一个多小时的耐心释法下,原告王斌和被告陆平都同意调解。

    12月18日早上,本案的承办法官李森早早就骑车赶到法院做好调解的前期准备工作。最终,双方当事人的握手言和,并当场支付了赔偿款。一场索赔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责任编辑:曹红歌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