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庭长叫吴麦贵,他收养的女儿叫吴未。
不知是命运的安排,还是人间的巧合,吴未的生身父亲和收养她的“父亲”都姓吴。
●两度失去母爱
吴未今年刚刚过了16岁的生日,老家在河南中牟县白沙乡某村。她是独生女儿。像世上许许多多的女孩一样,她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有一位十分疼爱她的慈母。不幸的是,在吴未不到9岁那年,母亲因病过早地离开人世。这对小吴未无疑是个沉痛的打击,不久,她的父亲再婚,好在继母也能像母亲那样爱护她,她的心灵稍稍得到了慰抚。
1992年5月,继母生下了一个男孩。第二年的秋天,在县城当合同工的父亲嫌单位效益不佳,便辞职独自去商海闯荡,从此一去不回家门,既不给家音信,也不给家里寄钱,而与一外地妇女非法同居。1994年10月,吴未的继母在生活的艰辛和丈夫背叛的痛苦中,感到绝望,起诉到中牟县人民法院城关人民法庭,要求与丈夫离婚。因为经济困难,她也不愿抚养丈夫与前妻生下的女儿。尚未成年的吴未又一次面临着孤苦无依的境况。
●法官的牵挂
诉讼期间,虽然法院依法发出了公告,但吴未的父亲一直没有回来。继母与父亲感情破裂,依法应当准予离婚。但吴未当时才15岁,正在县直初中读三年级。陈怀杰,这位年轻的主审法官,想到她的不幸遭遇,愁在脸上急在心里。于是,一个不成熟的想法在他的脑海里浮现。陈怀杰向庭长吴麦贵汇报了案情,汇报了吴未可能面临的困境,提出了他的想法:如果判决离婚,在吴未生父未回来之前,能否暂由庭长抚养吴未。
吴麦贵,这位十几岁参军,专业后又在人民法院当了十几年法官的老同志,听了吴未的情况,心里涌起滚滚波涛,久久不能平静,他和陈怀杰一样,为吴未的不幸遭遇而忧愁。下班回到家里,吴庭长便向妻子谈起吴未的遭遇。
赵玉琴,吴庭长的妻子。这位普普通通的中年妇女,听了丈夫的介绍,没有犹豫地说:“反正咱没有女儿,就当添了个女儿吧。”
吴庭长夫妇愿意收养,吴未的生活有了着落。但吴未会怎么想呢?陈怀杰找到吴未,向她说明可能会判决继母与父亲离婚,问她如果父亲不回来,能否愿意暂在吴庭长家里生活,这个问题太突然了,吴未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她一时无所适从。
●失而复得的“家”
今年1月18日,法院作出判决,准予吴未的继母与生夫离婚,判决吴未由她父亲抚养。然而她父亲当时下落不明,实际上吴未无人抚养。
1月26日,农历腊月二十六。放了寒假的吴未像往常一样回到家门。不料接到判决书的继母回了娘家,房门上的锁又加了一把。有家不能回的吴未真正感到了无依无助。她哭了。平静下来,她想到了法庭,想到温和慈善的陈叔叔。吴未到法庭向陈怀杰诉说了进不了家的情况。陈怀杰连忙向吴庭长汇报。吴庭长来到吴未跟前说:“你要愿意,就先跟我回家。你爸啥时候回来叫你,想走在走。”吴未就这样来到了吴庭长的家。
值得一提的是,在城关法庭审理这个案件时,同情关心吴未的远不止陈怀杰、吴麦贵两位同志。在一次法庭讨论案件时,大家议论起吴未无人抚养的情况。李勤,这位并不富裕的老法官表示,如没人管,她愿意照料吴未的生活。年轻的书记员王建坤也说,不行我把她领回去跟俺妈生活,全当多个妹妹。看到同志们争养吴未的情景,一庭之长吴麦贵动情地说:“大家都不要争了,我已经跟家里人商量好了。”
●亲情的回归
吴未来到吴庭长家的第二天,看到吴庭长全家像亲人那样待她,由衷地向吴庭长的妻子叫出了世间最崇高、最美好的称谓:“妈妈。”养活了三个儿子,身边没有女儿的吴妻,也从心里认下了这个女儿。
半年过去了,法院和外单位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吴庭长收养了一个女儿,可谁也想不到吴未在这个家里生活得多么幸福自在。而吴未不会忘记,在这个家里。一家人为她安排度过16岁生日。吴庭长有一个十分和谐幸福的家庭,而吴未的加入,又增添了这个家庭的幸福、温馨和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