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放不下的审判

  发布时间:2014-11-12 09:27:04


    庚寅年四月,我写下“忠实于事实真相”,至今挂在办公室的墙上,成为时时不忘的自警。

    1976年,我进入中牟县人民法院工作,转眼间,这是我在中牟法院工作的第39个年头了。一开始进入法院,我在刑庭工作,后来辗转法庭、办公室、民事、执行、审监,三十年后又回到刑庭,也算是“首尾呼应”了。近四十年的法官生涯,我经手的各类案件近三千件,接触过成千上万的当事人。忙忙碌碌久了,对审判工作的程序与实体处理是我的职责,已经成为我的一种习惯,临近退休,我仍旧保持着如常的工作节奏。

    2012年夏天,中牟法院组织开展“清理积案专项活动”,为期百日的结案竞赛中,要忍住炎热,“5+2”、“白加黑”的工作方式更是成为常态。虽然年纪大了,但看着年轻同志们鼓足干劲,我也不愿意放松自己。为了节省审判时间,提高效率,通常采取案件集中审理,坐在审判席上,一坐一个上午,结束时候都过了饭点。古语有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我向来不以年纪困束自己,在岗位一天,就要和同志们共同进退,以己之力为中牟县刑事审判工作尽心尽力。靠着这份坚持,活动百日我结案六十余件,也是想用自己的行动为身边的年轻人作出表率:态度决定行动。

    今年6月,中牟县开始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工作。按照工作部署,每位法官都要包村划片,担当司法联络员,对区域内纠纷进行化解。有一次,在我划片的区域内发生了一起交通肇事案件,当事人一方是汉族,一方是回族,双方争议较大、冲突明显,稍有不慎,怕引起矛盾升级。根据多年的办案经验,我联系当地乡镇干部一起,两次到当事人家中做调解工作,期间更是电话、通知当事人到院面谈数十次,最终促使双方达成了满意的赔偿协议。先解心结、先消怨气、再谈案情、再谈法理,这个层次讲起来容易,个中艰辛却无法言说,能坚持靠的是一股劲儿。

    作为全庭乃至全院资历最老的同志,不管哪位法官在处理案件时遇到困难,我都毫无保留。法学知识的探讨之外,我更希望将自己的心态和办案体验分享给他们。审理案件不会一蹴而就,更重要的是在日复一日的工作压力里,费神费力还能保持清醒,不偏倚,不焦躁。

    几十年岁月容易过,总是忙忙碌碌,感觉没有收获,但也没有虚度,留下更多的是思念、回味。审判几乎占据了我人生中最好的时光,却也因为审判工作,这时光显得分外充实和有意义。尽好最后一份责,站好最后一班岗。在多年与当事人的接触里,我其实自始至终只有一个朴素的想法,那就是时时处处尽职尽责,绝不能亏着每一个人。

责任编辑:张凯甲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