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指出,“四风”问题有所收敛,但树倒根存,有些是在高压态势下取得的,仅仅停留在“不敢”上,“不想”的自觉尚未完全形成。同时,也指出从严治党必须依靠人民,发挥人民监督作用。发挥人民监督作用,是教育实践活动取得的一条重要经验,当今也是防“四风”回潮,从严治党的重要法宝。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人民群众是不良风气的受害者、见证者,对“四风”行为深恶痛绝,恨之入骨。人民群众对在同不良风气的斗争中最肯卖力,最肯给力,也是最有力。他们对党员干部中的种种不良行为,看得最清楚。对谁干得好,谁做实事,谁搞形式主义,谁工作虚浮,谁清廉,谁贪腐,最明白,最有发言权。而且人民群众人数多,视觉广,分布在社会的各个层次、各个岗位、不同领域,这些特性使人民群众的监督覆盖社会的各个领域,其监督力量是无所不在。无论是违法违纪行为,还是权钱交易伎俩,都逃不过群众雪亮的眼睛。各级各部门不易发现、纪检机关难于掌握的情况,通过人民群众的“金睛”,通过人民群众的举报,才能获得信息和证据。整治党员干部队伍中的不良作风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其核心是监督和制约权力,需要人人都负起责来。刚刚过去的教育实践活动只所以能势如破竹,取得良好效果,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注重发挥了群众的监督作用。四风最怕曝光,活动中,公众全民监督、群众实名举报、网络迅速广泛传播、媒体如实报道,形成了空前的高压,使得四风心惊肉跳、无处遁身。从矿泉水瓶子装茅台酒的伎俩,到“网购+快递送礼”的歪招,再到传达室里的腐败、内部食堂的吃喝,荒天野地中的男女勾当等,都是群众及时发现,随时随地揭开其画皮,暴露其丑恶的。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期间,一些人只所颤颤惊惊,如履薄冰,不敢轻举妄动,怕的是让身边的“眼睛”看见,是不得己而为之。当今活动己过,如果让无数双“眼睛”一直不断地盯着,让人民监督持续永远地发力给力,使深藏于民间的治理智慧充分释放出来。长此以往,那些一时觉得不自在、不舒服者,就会逆来顺受,不得不服服贴贴,坚持下去,打消其侥幸心理。继尔,就会习以为常,养成遵守规定的好习惯,“四风”问题就难以卷土重来。事实证明,群众的感受最灵敏,群众的目光最犀利。只要善用社会监督的力量,让舆论监督持续发力,让社会各界更积极参与,就能有力配合纪检监察机关的铁面执纪,从而积聚监督合力,共同织起一张精密细致的监督之网。当今,要有效防止“四风”反弹回潮,让一些人从不敢为变成不想为,只有保持整风肃纪的高压态势,“让人民来监督政府”、“人人起来负责”,让人民群众的监督持续不断发力,才能真正防止“四风”“反弹回潮”,风清气正才能持久下去。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不正之风离我们越远,群众就会离我们越近。防止“四风”回潮,人民群众的监督只能加强,决不能削弱。如果对人民群众的监督举报麻木不仁,受理速度与查处力度,不如从前,百姓举步维艰,人民群众参与整治“四风”的积极性就会大打大折扣,大大降低,这样部分党员干部就会为所欲为,作威作福,“四风”问题“涛声依旧”很难避免。要发挥人民监督作用,必须织密群众监督之网,建立安全畅通的举报渠道,形成高效快捷的受理查处机制,开启全天候探照灯,以增强群众监督意识,营造出群众敢于监督、善于监督、能够监督的社会氛围。这样就可止住“四风”问题“涛声依旧”,确保问题纠治的彻底性和长效性,使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承担起光荣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