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呼呼刮着,尽管寒冬还没有到来,却让我依然感受到几丝寒意,这让我想起了那年的雪中执行路。
1999年4月,家住河南省杞县城郊乡的刘琦因做生意经济困难,向本县和柿园乡村民葛海借钱18800元,双方约定了还款日期及利息。到期后,葛海向刘琦讨要借款,但是刘琦以无钱为由拒绝偿还。无奈之下,葛海将刘琦起诉到法院。法院依法判决被告偿还原告借款及利息。判决生效后,法官多次到被告刘琦家中执行,但是刘琦为躲避债务已经带着老婆孩子远走他乡,询问不到下落,案件一度搁浅。
2008年,根据院内安排,我接手了这起执行案件。看着当事人葛海一次次奔波在法院,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仔细翻阅了全部卷宗材料,理清了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决定另辟蹊径,从另外一个角度打开案件的突破口。
根据对刘琦家人的调查,得知其可能在新疆包地。于是我就来到县劳动局,查询全县劳务输出人员情况。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一个一个的核对,终于在新疆喀什包地的人员中发现了刘琦的名字。那一刻,我欣喜若狂。12月18日,在拿到省高院执行局的同意异地执行的公函后,我和同事老陈于次日就踏上了前往新疆的火车。
火车不知疲倦地奔波着,出了陕西、甘肃之后,就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时间已经临近深冬,天气异常寒冷,狂风在戈壁滩上卷起阵阵黄沙。
经过30多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我们在吐鲁番下了火车。下火车的那一刻,我脑海中怎么也找不到迷人的吐鲁番风景,带给我们的只有寒冷。之后,我们又换乘开往南疆喀什麦盖提县的火车,10多个小时之后,我们到达了终点站。顾不上休息,经过询问得知,要到被执行人刘琦所在的45团4连还有4个多小时的汽车。于是,我们马上买车票,前往4连连部。下了汽车,我们的新疆之行终于到了终点站。此时,已经华灯初上,万家灯火。
次日,我们早早起床,随意吃了一点东西,就前往当地博塔依拉克人民法庭,寻求当地法官的配合。在法庭,我们见到了杨献忠法官,杨法官热情地领着我们前往4连连部,在连部干部的帮助下,我们终于在下午1时左右见到了刘琦。看着风尘仆仆的我们,刘琦当时就愣了,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躲在数千公里外的南疆,老家法院的法官还会找来。
刘琦苦恼地向我们诉说他虽然承包了百十亩土地,但是没有挣到钱,没有能力偿还。“事情不了结,你心里就永远不会踏实。”在我们耐心劝说下,刘琦的思想有了松动,他主动将家中的两头毛驴折抵给了附近村民,凑成4000块钱交给我们。同时希望我们给申请人做工作,承诺所剩款项于三个月内还清(几个月后,刘琦按照约定全部还清借款)。等一切办完后,时间已经到了晚上。悬了几天的心终于放了下来,晚饭时,我和老陈特意喝了一瓶二锅头,犒劳一下自己。
就在我们回到乌鲁木齐时,由于水土不服,我和老陈相继病倒,发起高烧。老陈一连输液4天。至今我还清晰记得,元旦那天,家家都在欢度节日,而我和老陈却在风雪中的边城治病。雪,纷纷扬扬,在朔风中狂舞。我躺在病床上,呆呆地凝视着窗外的白雪。
病刚好,惦记着手头的案件,我和老陈无暇观看当地的风景,就踏上了归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