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三从”推进改革的利器

  发布时间:2014-03-11 10:37:43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当今,我国的改革进入了攻坚期、深水区,全面深化改革所面对的复杂性、艰巨性、敏感性前所未有,改革的难度、改革的本钱骤然加大,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沉重,给我们“试错”的时间和空间也有限,弄得不好,就会出错走偏,甚至满盘皆输。改革攻坚这个“坚” 究竞怎么攻,突破口选在哪里,实在是非常重要。为此,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向深化改革要动力,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从社会各界能够达成共识的环节改起。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三从”,为我们深化改革确定了原则,明确了方向,让人闻之振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三从”之中的任何一个应改的对象,都是我们在改革当中应该发力之处。但这“三从”之间并非绝对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存在有交叉重合,而交叉重合点的显现度越高,也正是人民群众最广泛利益的最佳平衡点和结合点,是改革的最大公约数。比如,空气污染这个最大的民生问题,作为应改该改的对象,既是“群众最期盼的领域”,也是“社会各界能够达成共识的环节”和“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由此可见,我们的只要准确把握好“三从”原则,合理安排改革秩序,深化改革就能把握时代跳动的脉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和新期待,获得最广泛的支持和最大可能的收益,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的内生动力。

    一分布置、九分落实。好的思路、好的措施要达到预期效果,必须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要让“三从”在改革中生根开花结果,领导干部除了把握“三从”的原则之外,最关键是在深化改革中,要善于发现何为当地群众最期盼的领域,何为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何为当地社会各界能够达成共识的环节,在此基础上做出改革决策、出台政策措施,脚踏实地,锲而不舍狠抓落实。

世上没有同一片叶子。各地实际情况千差万别,要让“三从”入乡随俗,必须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倾听民声、体察民意、集中民智,开展好调查研究。不调查研究,就不可能真切地了解哪些是群众最期盼的领域;就不可能推动共识的形成,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的内生动力。“三从”为深化改革确立了原则方向。沿着这样的方向推进的改革,在这样的轨道上推进的改革,阻力就会更小,合力就会更强,释放的红利就会更多,人民群众拥护改革、参与改革的热情就会更高。

    搞好“三从”落实,要有高度的责任担当意识。没有责任心,再好的谋划也只是纸上谈兵。实践证明,以什么样的态度抓落实,效果大不一样。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高标准严要求,一件件事地干,一项项工作地做,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抓落实,工作成效就明显。“在其位,谋其政,司其职,负其责。”这是对领导干部最起码的要求,也是衡量一个干部是否称职的标准。领导者要以“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己任,牢记“责任重于泰山”,自觉担负起全面深化改革的责任和义务,切实抓好每项改革的落实工作。

责任编辑:张凯甲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