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为官之魂在担当

  发布时间:2014-03-10 09:33:39


    3月6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代表团听了代表们的发言后强调指出,我们生长的时代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时代。面临改革大潮,我们要做改革的弄潮儿,要有强烈的历史担当精神。革命战争年代冲锋陷阵、英勇献身,现在,就是要勇于改革、善于改革。

    领导干部敢于担当是推进伟大事业的迫切需要。当今的改革己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改革就像潜艇下潜一样,每下潜一米,压力就会增大一分。改革越是向前推进,所触及的矛盾就越深,涉及的利益就越复杂,碰到的阻力也就越大。面对繁重而艰巨的历史任务,领导干部必须有为党尽责、为国奉献、为民分忧的担当精神。清末名臣曾国藩在其《治心经》里说:“为官以避事为耻”,指出官员要以“不避事”为己任。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员干部更应担起这份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

敢于担当是党员领导干部职责要求。领导干部身后有千军万马,肩上有千斤重担,必须有强烈担当意识。人的一生要扮演各种角色,也要承担相应的不同责任。责任的担当是依据行为主体“扮演”的角色变化而变化的,个人扮演的角色越重要,相应承担的责任也就越大。作为领导干部,肩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没有担当,何谈领导,何以率下?社会舆论之对其有较高的期望,就在于他们所扮演的角色重要,掌握着公权力,责任重大。由此可见,为官之魂就在担当。对领导来讲,担当既义不容辞,又无时无处不在。有责任感的领导干部,不是在等有了问题之后才去承担责任甚至逃避责任,而应积极主动地去为国为民分担责任,千方百计地去造福于人民,实现由被动承受到主动履行的转化,自觉地将担当与祖国和人民的事业融为一体。只要是组织赋予的,只要是党和人民需要的,无论什么样的责任都勇于承担并高标准、高质量地尽好责任,既不因辛劳而抱怨,更不因困难而退缩。同时,担当不仅要有勇气,更要有能力,有智慧。艺高人胆大,有了硬本领才能真担当。为此,领导干部要苦练内功,提升履职尽责能力,提高承担和尽好责任的素质能力。如果没有担当的过硬本领,素质低、能力差,即使承担很小的责任也会感到非常吃力,心有余而力不足,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厌倦的情绪。  

    领导干部敢于担当就要对党的事业忠诚,对祖国热爱,对人民负责。具备有责任感的人,有一种昂扬向上、励精图治的精神状态;有一种宵衣旰食、夙夜在公的工作干劲,有一种干不好工作就食不甘味、寝不安席的敬业精神;有一种不畏艰险,勇于负责、勇于承担.勇于逗硬的意识力量。没有责任感的人,对工作就会不用心、不动脑,有力不愿出,有劲不愿使,得过且过,混时度日,即便水平再高、能力再强,也不可能将工作做好。领导干部作为决策者和管理者,是否具有强烈的担当意识,是否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用在抓工作上,这是决定深化改革的关键所在。古人云:“不患无策,只怕无心”。 “人可以不伟大,但不可以没有责任心”。

责任编辑:张凯甲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