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纸杯、茶叶、水,到纸杯、桶装水,再到矿泉水并刻上代表委员的名字,两会供水方式在不断改进,也正是一步步落实厉行节约的体现。
在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和不断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得到改善,同时,各种铺张浪费也随之而来。记得小时候在村子里,吃饭时经常见到一些老年人把掉在衣服上、饭桌上的馒头颗粒捡起来吃掉,小孩子们也时常被教育要爱惜粮食,浪费粮食要遭“天打雷劈”。而现在,在家里饭桌上常有剩菜剩饭,在饭店则常常看到一盘盘精美的菜肴被倒掉。据2013年统计数字显示,中国人每年浪费的粮食价值2000亿,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仍在广泛流传,铺张浪费的形势却依然严峻。
粮食浪费中,公款吃喝为祸尤烈。2013年统计数据显示,全国一年公款吃喝的开销已经达到3000亿元。由此看来,节约虽然属于道德范畴,但顶层设计和制度约束必不可少。2013年“光盘行动”的发起受到广大网民、各大媒体的支持,法制晚报评论说:“移风易俗从来都是难事。杜绝铺张浪费,表面看是饭桌上的事情,工夫却该在饭桌之外——只有建立公私分明的制度,形成正常的交流体系,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中央八项规定、中央《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一系列举措,是浇灌节约秧苗茁壮成长的及时雨。《条例》用制度构筑起厉行节约的牢固堤坝,给以身试法者设定了“高压线”。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说到的就要做到,承诺的就要兑现。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节约不仅应体现在珍惜每一滴水、每一刻粮食上,也应体现在珍惜每一度电、每一张纸等每一点资源上。厉行节约要实现常态化,每个人都应当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去影响感召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