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185万货款纠纷高效化解!延津法院调解助力企业轻装上阵

  发布时间:2025-11-14 17:00:43


“11天就拿到带强制执行力的调解协议,既没耽误资金周转,又保住了合作关系,法院的护企服务太给力了!”近日,原告公司负责人在拿到调解书后,对延津县人民法院的高效解纷竖起大拇指。这起标的额近185万元的涉企买卖合同纠纷,通过法院“优先调解+司法确认”闭环服务圆满化解,成为延津法院以法治力量优化营商环境的又一鲜活案例。

案情简介: 商砼供货起纠纷,企业维权诉至法院

被告某建筑公司在承建某项目时,向原告某公司采购商砼。原告按约完成供货后,被告未能按期足额支付货款,经多次催要仍拖欠1816112.45元。为维护自身权益,原告将被告诉至延津法院,要求支付欠款及逾期付款损失共计1847867.93元,并承担诉讼费、保全费等相关费用。

调解纪实: 柔性司法破僵局,兼顾权益与发展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朱铃铃迅速阅卷梳理案情。考虑到涉案双方均为市场经营主体,若简单判决可能加剧企业矛盾,影响项目推进和企业后续经营。秉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法官确定了“优先调解、高效解纷”的办案思路,主动组织双方沟通协商。 在调解过程中,法官一方面向被告释明逾期付款的法律责任及违约成本,另一方面倾听其经营困难,协调合理的付款方案;同时充分考虑原告资金回笼需求,保障其核心权益。 经过耐心释法明理和多轮协商,双方最终达成一致调解协议,被告共计支付原告货款本金及逾期利息1786414.11元,将分三期履行完毕,若被告任意一期未按期足额支付,原告有权就剩余全部款项申请强制执行,被告承担原告保函费及案件受理费。 本案的成功调解,是延津法院以司法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实践。通过灵活运用调解机制,不仅为原告快速兑现了“纸上权益”,避免了企业陷入“赢了官司、拖垮经营”的困境,也为被告预留了合理的付款缓冲期,保障了民生项目的顺利推进,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的共赢效果。 近年来,延津县人民法院始终聚焦企业急难愁盼,将涉企纠纷化解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不断完善“简案快审、繁案精审”机制,把调解工作贯穿立案、审判全过程。通过降低企业诉讼成本、缩短纠纷化解周期、强化权益保障力度,为市场主体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以司法担当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延津法院将持续秉持“如我在诉”理念,不断创新涉企纠纷化解举措,用更高效的司法服务、更务实的解纷方案,为企业发展纾困解难,让法治成为延津营商环境最鲜明的底色!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