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乡道口,映入眼帘就是一面被推倒的院墙,和正在争吵的两家人。
这对30年的老邻居因宅基地边界争执不休、矛盾激化至法庭相见时,叶县人民法院三常路人民法庭主动引入多元调解力量,联合村委会、调解员,深入田间地头,最终不仅厘清了院墙边界,更成功弥合了邻里裂痕,使这场1998年以来的纠纷至此彻底化解,和谐之风重回小村。
原告在自家宅基地上修建院墙,却遭被告抵制,坚称其侵占边界并堵塞公共通道。多次沟通未果,双方矛盾再次激化,被告一怒之下推倒了原告新建的院墙。推倒后,便20年再也没有建起来,双方也再没有过沟通。看着这么多年家里连个院墙都没有,2023年10月,原告下定决心再次拉起院墙,结果被告又将院墙推倒。最终,原告将被告诉至法院,要求排除妨害。
承办法官齐勇业接收案件后,敏锐意识到该案虽为排除妨害纠纷,但症结在于老邻居历史遗留的边界争议与邻里积怨,简单判决恐难治本。于是果断启动多元解纷机制,邀请纠纷所在村委干部及在当地德高望重、熟悉乡情民意的特邀调解员共同参与。
为彻底查明真相,干警联合村委干部、调解员顶着烈日,一同前往争议宅基地进行实地勘验。他们仔细核对土地权属证明、历史分界痕迹,并邀请村中了解情况的老村民协助指认。通过细致丈量、反复比对和多次现场沟通,初步明确了双方各自的权利边界及争议焦点。
在掌握一手情况后,齐勇业、村干部、特邀调解员等便采取"背靠背"与"面对面"相结合的方式展开调解。
调解员与村干部分别对双方进行劝导,回忆三十年同村同邻点滴情谊,强调"远亲不如近邻";齐勇业则从法律角度释明侵权责任及可能的诉讼风险。三方力量共同发力,引导双方换位思考,放下对立情绪。
最终,经过多轮耐心细致的沟通,在厘清边界的基础上,双方终于解开心结。原告同意在确保自身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对院墙位置进行小幅调整,确保不影响公共通道的畅通;被告对先前冲动推倒院墙的行为表示歉意,承诺不再阻挠原告合法建设。双方当场签署调解协议,一堵倒塌的院墙得以重建,一段三十年的邻里情谊重归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