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枫”华正茂丨从深夜冲突到握手言和:“枫桥”劝和重修邻里情

  发布时间:2025-08-15 18:14:05


“枫桥经验”这棵根植于基层的常青树,在内黄县法院城关人民法庭枝繁叶茂。干警们深学活用这一宝贵经验,将其春风化雨般融入审判调解日常,让司法公正与温情在每一个细微处生根发芽。生活长河中,邻里本该守望相助,但有时一点火星也能燃起大火。近日,城关法庭就巧妙化解了一起因“深夜狗吠”引发的邻里冲突,让怒目相向的双方最终握手言和。2024年8月9日凌晨,原告李某某途经被告毕某某、郭某家时,因被其家犬吠叫惊吓,情急下出言辱骂。被告家人闻声怒不可遏,与原告发生激烈争吵并升级为肢体冲突。被告郭某持铁锹击打,毕某某也掌掴了原告。被告方随后报警,民警做调解工作后双方散去。次日,原告家人发现其受伤再次报警,双方均受到行政处罚。然而,矛盾并未消弭,原告李某某最终诉至法院索赔。

城关法庭受理此案后,敏锐意识到这绝非简单的赔偿纠纷,更关乎邻里关系的修复。法庭决定暂缓常规诉讼程序,深挖“枫桥经验”精髓,以调解为先导,力求矛盾就地化解。

调解中,法官耐心倾听双方积怨。原告满腹委屈,被告则强调原告辱骂在先,自己虽冲动有过,亦有苦衷。法官从“情、理、法”多维度切入疏导:讲透“远亲不如近邻”的情分,阐明和谐共处的道理,同时严肃指出双方过错——被告动手伤人是大错,原告辱骂激化矛盾亦不妥当。

经过法庭多次耐心细致的“背靠背”“面对面”调解,双方情绪逐渐平复,态度软化。最终,在法庭主持下,双方自愿达成协议:被告毕某某、郭某一次性赔偿原告李某某各项损失共计4500元。这一结果,既合理补偿了原告损失,也让被告认识到自身错误,有效防止了矛盾激化升级,为邻里重修于好铺平了道路。

此案的成功调解,正是城关法庭践行“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这一“枫桥经验”核心要义的生动体现。法庭通过柔性调解,将邻里纠纷有效化解在基层,不仅维护了法律权益,更弥合了情感裂痕,筑牢了社会和谐的基石。

城关法庭深知,司法为民不仅在于裁判,更在于定分止争、修复关系。他们积极延伸司法服务触角:一方面,紧密联动社区、村委会,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力求矛盾纠纷“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另一方面,大力开展巡回审判、法治讲座,将法律知识送到群众身边,从源头提升法治意识,预防纠纷发生。

城关法庭以“枫桥经验”为指引,不断探索创新,提升司法服务温度与效能。在这里,每一起案件的调解,都是一次司法温情的传递,一次基层善治的实践。未来,城关法庭将继续秉持这一宝贵经验,让“枫桥之花”在基层绽放更绚烂的光彩,为万家灯火的和谐安宁保驾护航。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