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博爱县法院:守护绿野公平 解纷就在田间

  发布时间:2025-08-08 18:08:19


盛夏时节,正是蔬菜产销的旺季。博爱县孝敬镇,这里的大棚连绵起伏,每天都有近千吨的蔬菜发往全国各地,一片繁忙而又喜悦的景象。然而,孝敬镇留村的两户村民却在为一座大棚的占地使用权而争执不下,甚至还闹到法庭。原来,这两家村民相邻的大棚因扩建产生重叠,今年蔬菜价格看涨,矛盾终于发生。

这是博爱县法院孝敬法庭庭长闫自强第二次来到田间地头,为村民老张和老李两家调解蔬菜大棚使用权纠纷。这样的场景在孝敬法庭已是常态。今年春节后,该庭累计开展田间调解127次,化解涉农纠纷89起。

产业兴,则乡村兴。博爱县孝敬镇是全国“蔬菜之乡”,在法治化营商环境中,孝敬法庭充分发挥人民法院派出法庭“桥头堡”作用,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这里的法官们用沾着泥土味的司法服务守护着乡亲们的“绿色”产业。

如果说土地纠纷是青菜的梗,那么货款拖欠就是扎手的刺。博爱县某蔬菜种植农场与孙某是长期合作关系,基于信任和交易习惯,双方之间采取先货后款的供货模式,2024年6月至8月期间,孙某欠货款6万余元,农场多次催促,但对方以各种理由推脱,农场无奈将孙某诉至法院。

博爱县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结合工作实际,在孝敬法庭审理的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中率先试行“立审执”一体化工作机制,运用系统思维打通立案、审判、执行之间的堵点,将以调促审、以执促调、调审执有效衔接,让公平正义在“最后一公里”加速提质。

对于种植农场的案件,孝敬法庭立即启动“立审执”一体化机制。于2024年12月13日进行立案,仅用6天时间,于12月19日完成审结,判决支持原告诉求。判决生效后,被告孙某仍未主动履行判决义务,原告于今年1月14日申请执行。法庭执行干警通过数据共享机制,7日内完成账户冻结、扣划,1月21日全款执行到位。2024年,孝敬法庭共审结涉买卖合同纠纷案件276件,督促回款460万余元,切实维护了菜农和其他商户的合法权益。

6月的天,骄阳似火,孝敬法庭的法官和助理拿着《蔬菜交易法律指南》,正给菜农们普法。这样的“大棚课堂”,孝敬法庭每月至少开展两次。法庭还建立了“蔬菜交易市场法律服务”微信群,为群众从购买种子、农药、化肥到育苗、种植、销售提供全方位、全流程的“一站式”司法服务。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