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枫亭下的司法温度——高新法院双桥人民法庭绘就基层司法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08-08 18:00:41


郑州高新区的清晨,阳光透过双桥人民法庭庭院里的枫亭,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这座以“枫亭讼止”命名的党建文化地标,藏着基层司法的“枫桥智慧”。近年来,双桥法庭用一个个鲜活案例,书写着“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生动答卷。

党建领航:那座枫亭下的初心

在党支部书记申晓娟的带领下,“枫亭讼止”从理念变成了群众看得见的实效。双桥人民法庭党支部以“三会一课”为纲,常态化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联合高校开展“法治守护校园安全”送法进校园活动,携手金融机构共筑“金融安全防线”,毕业季走进校园开展“法治护航青春启航”普法宣传……面对金融纠纷激增,法庭创新推出“以保促调+行业调解+分期履行”解纷模式,使银行诉讼案件调解率达70%,且全部自动履行,实现“案结事了”。

“谢庭长,这批物业纠纷双方都各执一词,谁也不同意调解,咋办?”年轻法官拿着卷宗走进副庭长办公室。谢天亮放下手中的调解方案,指着窗外的枫亭:“你看这亭子,四方柱撑着顶,就像咱党员干部得撑起责任。走,咱们再去聊聊,物业纠纷关乎居民生活日常,得把道理掰开揉碎,让双方能理解。”如今,双桥法庭团队调解率长期保持45%以上,那座枫亭已不仅是物理空间,更是党建领航下初心与责任的生动象征。

破局智慧:一场聚集事件里的协同

“必须退钱!”去年,华强广场的培训机构门前,三十多位家长举着缴费凭证情绪激动,呼喊声引来了不少路人围观。“我们联合公安、办事处刚到现场,就被围了个水泄不通。”参与处置的法官助理李晔回忆道。

原来,这家儿童培训机构突然停业,预付费成了“糊涂账”。“各位家长,请先冷静一下!我们是双桥法庭的法官,我们理解大家的心情,今天一定给大家一个解决方案。”法官们一边安抚家长情绪,一边快速核对课程记录,最终提出“按已上课时比例退费”的调解方案,既保障了家长合法权益,又避免了矛盾升级导致群体事件的发生,彰显了“抓早抓小、就地化解”的枫桥智慧。

向阳而生:一堂课里的法治种子

“现在宣布开庭!”随着一声清脆的法槌声,小法官一脸严肃地宣布。台下,几十双眼睛闪闪发亮——这是双桥人民法庭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里最受欢迎的模拟法庭活动。在谢法官为学生们普及防校园欺凌知识时,一个孩子突然举手:“老师,我们班就有同学被起外号,这算违法吗?”

“当然算,即使是玩笑,若让对方痛苦,也可能构成欺凌!”谢法官在与学生们互动问答的过程中顺势讲解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阐释了肢体暴力、语言暴力、网络暴力的法律界定与后果,教会孩子们如何防范校园欺凌。法治思维的种子,就在这样轻松的氛围中悄然种下。

护航营商:一案解双困的司法担当

“法官,我们的基本账户被冻结了,员工的工资发放、社保缴纳,公司的招投标可怎么解决呀!”这起跨省供货纠纷中,原告方坚持要求立即执行全部货款,而被告企业虽然承认欠款事实,但账户冻结已让其经营陷入停摆。”如果机械执行,这家企业可能就此倒闭。”承办法官在案情分析时忧心忡忡地说。面对这一紧急情况,法官一边与原告展开沟通,一边前往企业实地调查经营状况,经过深入研讨后,创新采取“先予执行+担保置换”举措:先扣划700万给原告救急,同时允许被告用厂房担保解封账户。这一方案既保住了原告企业的资金链,又没耽误被告企业的正常运转。

“没想到1400万的纠纷,这么快就盘活了!”这场看似普通的货款纠纷,在法官的智慧调解下,不仅实现了双方权益的平衡,更让“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这句话照进现实。

为精准掌握企业司法需求,双桥法庭持续开展“访企问需”走访活动。法官们走进生产车间,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企业在合同签订、款项结算、劳动用工等方面遇到的法律难题,并对走访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供针对性指导。

暮色中的枫亭,静静见证着又一起调解成功的案例,当事人握手言和的画面与枫亭的光影交相辉映。在这里,司法的力量从不是惊涛骇浪,而是涓涓细流,浸润着基层治理的土壤,滋养出平安与和谐的果实。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