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学习型机关建设,厚植法院文化根基,7月18日下午,三门峡中院以“书香润法徽 明德守正心”为主题,组织开展读书交流会。青年干警齐聚一堂,畅谈阅读感悟,在书香浸润中砥砺法治初心,在思想碰撞中涵养职业精神。 分享会上,青年干警们结合自身工作实践与生活感悟,热情推荐了涵盖文学、法学、哲学等多领域书籍。同时,以书为媒,畅谈阅读感悟,展现了新时代法院青年干警广阔的阅读视野和深刻的精神追求:
《柳林风声》 作者:肯尼斯·格雷厄姆
执行局干警陈梦媛推荐书籍《柳林风声》,她谈到:这本书的主角是几只小动物,鼹鼠、水鼠、蛤蟆和獾,故事或许有些幼稚,但带来文字的力量却是不可小觑。这种阅读的力量,将带领我们继续走向更广阔的的人生。
《一生何求》 作者:毕啸南
环资庭干警林阳阳推荐书籍《一生何求》,她谈到:通过描述一家四代人横跨百年的命运沉浮,让我们了解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风雪,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任何一个平凡的人,都是一部属于他自己的伟大史诗。
《额尔古纳河右岸》 作者:迟子建
法警队干警冯佳茹推荐《额尔古纳河右岸》,她谈到:作者用温柔的笔触,把一个游牧民族的百年史,写成了人与森林、河流共生的史诗。读这本书,像跟着鄂温克人在大兴安岭的林间走了一遭。
《清风传家》 作者:左连壁
行装处干警贾志杰推荐书籍《清风传家》,他谈到:书中通过采访25位英模党员,深入挖掘了他们在家庭家风建设方面的先进事迹,让我们看到了良好家风对于个人成长、家庭幸福乃至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句顶一万句》 作者:刘震云
刑二庭干警张源勃推荐书籍《一句顶一万句》,他谈到: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关于河南人故土情节的典籍,更是一部中国式的哲学著作,通过朴实的语言文字,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孤独和交流的困境。
《女人的胜利》 作者:余华
立案一庭干警牛晓俞推荐书籍《女人的胜利》,她谈到:困住我们的从来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我们不是任何人的附属品,要在工作生活中时刻保持本心。
《止于至善》 作者:傅佩荣
审监庭干警谢振轩推荐书籍《止于至善》,他谈到:这本书是哲学大师傅佩荣对国学经典《大学》《中庸》的见解和分析。结合我们的工作中,至善可以理解为完美实现最佳社会效果的精确平衡点,止于则是精准锚定价值坐标的能力。
《洞穴奇案》 作者:彼得·萨伯
破产庭干警陈晓敏推荐书籍《洞穴奇案》,她谈到:一个案子,大法官们的意见却各不相同,这本书没有给出标准答案,而是引导读者思考法律的本质——是严守条文,还是兼顾人性?它像一面镜子,照出每个人心中的正义观。
《人生的智慧》 作者:叔本华
破产庭干警孙瑜推荐书籍《人生的智慧》,她谈到:这本十九世纪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的通俗著作,力图用通俗的语言介绍自己严谨的思想,这本都能读得懂的哲学书,每个人都能在书中找到自己最受益的地方。
《兜底》 作者:晴山
研究室干警员洋洋推荐书籍《兜底》,她谈到:在生活的漫漫征途中,我们会遭遇狂风骤雨,会陷入迷茫低谷,此时,“兜底”的能力就如同一艘坚固的船,载着我们穿越波涛汹涌的大海。
《生死疲劳》 作者:莫言
立案二庭干警陈佳丽推荐书籍《生死疲劳》,她谈到:莫言先生是想要借着主人公的经历告诉读者,人生是漫长的,也是短暂的,我们需要懂得降低自己的欲望,豁达地看待生活中的悲伤与失意。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作者:叔本华
办公室干警张晓推荐书籍《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她谈到:这本散文集合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人间烟火,从日常琐事到世间温情,开启了我们对生活更深层次的热爱,提醒我们去感受、珍惜当下的美好。
活动现场氛围热烈,书香弥漫。干警们纷纷表示,此次读书交流会不仅是一次思想的盛宴,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通过沉浸式阅读与深度分享,青年干警们在书香中汲取智慧力量,在交流中凝聚思想共识,在阅读中汲取道德力量与司法智慧,为推动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服务保障社会和谐稳定注入不竭动力。
三门峡中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推动读书学习常态化、长效化,引导全院干警将阅读所得内化为崇高的法治信仰、精湛的专业素养和清廉的职业操守,以更加坚定的理想信念、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身新时代司法事业,成为推动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不竭源泉,让缕缕书香持续滋养法治信仰,筑牢公正司法的道德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