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开展以来,信阳市平桥区法院秉承“法治就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工作理念,充分发挥司法审判职能作用,把服务保障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不断激发市场主体蓬勃活力,开启司法护航营商环境新实践
完善一站式服务体系,跑出便企增效“新速度”
畅通涉企案件立案、审理、执行绿色通道,充分运用网上立案、网上缴费、视频庭审、线上执行等互联网方式,实现立案“不打烊”,审理“云端见”,执行“不掉线”;在立案诉讼服务大厅及各派出法庭均设置营商环境投诉举报窗口和涉保护中小投资者案件诉讼服务专窗,并配备专职处理投诉举报的工作人员,微信公众号设有企业法律服务窗,对有涉企案件相关的投诉举报,实现及时受理、转办、办理、反馈、办结等全流程闭环管理。同时开通涉企案件受理“绿色通道”,对符合起诉条件的涉企纠纷已全部做到优先立案、优先审查、优先保全。2025年上半年,平桥法院共受理一审买卖合同案件1210件,同比上升52.59%,合同类案件法定审限内结案率98.64%,合同类案件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率47.76%。
服务民营经济发展,提升企业“获得感”
推动金融诉讼繁简分流改革,繁案精审,简案快审,对同一当事人、同一类型案件,集中保全、统一排期、合并开庭,切实提高司法审判效率,缩短金融纠纷案件审理期限。2025年上半年,平桥法院共受理买卖合同纠纷1210件,建设工程合同纠纷324件,服务合同纠纷124件,加工承揽合同纠纷225件。充分发挥财产保全对金融债权实现的促进作用,以保全促履行、以保全促和解、以保全减少金融债权纠纷进入诉讼。针对在办案中发现的监管漏洞和违法犯罪问题,及时发出司法建议、移送线索,今年以来向公安机关移送涉违法犯罪的金融案件1件。加大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保护力度,依法惩治破坏企业生产经营、强迫交易、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等侵害民营企业权益的犯罪。
依法平等保护,下好助企纾困“先手棋”
深入贯彻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出台规范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相关问题的工作指引及财产保全办理指引,依法审慎采取强制措施,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为企业保留一些必要的流动资金和往来账户,最大限度降低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不利影响。启用精准解除惩戒手段,对仍在正常经营的被执行企业,通过精准解除失信惩戒措施助力企业盘活流动资金,促使企业逐步恢复履行能力,案件得以逐步执行到位。加强失信惩戒,对失信企业依法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对积极履行义务的企业依法暂停使用信用惩戒措施,屏蔽失信信息,修复信用,促进企业重信守诺、诚信经营。2025年上半年,平桥法院依法屏蔽失信信息596件,执结涉企案件1228件,执行和解220件,涉企执行到位金额2109.12万元。
加强宣传教育,筑牢企业发展“安全线”
平桥法院主动延伸司法服务,持续构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协同联动宣传格局,对优化营商环境特色亮点工作密集宣传,通过开展宣传普法讲座、发布典型案例、法治副校长宣讲、巡回法庭等多种形式,推动多元化解矛盾。3月12日,召开“平桥区在册破产管理人座谈会”,加强对辖区内破产管理人的规范管理,积极协商破产援助资金的提取和使用办法,征求破产管理人对于在其办理的有产可破案件中提取破产援助资金的意见及建议,共同探索高效办理破产案件的途径。2025年上半年,我院在各类媒体发表稿件577,点击量9.3万,省市级以上25篇,发布涉企典型案例13篇,开展法治讲座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