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上下级法院联动,助力青年干警快速成长,7月5日,驻马店中院组织三十余名青年干警赴驿城区法院执行局及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人民法庭、经济开发区人民法庭进行调研交流,通过实地感受和经验分享,深化青年干警对基层工作的了解,增强司法为民履职信心。
实地调研:感知基层司法“原生态”
在驻马店中院带队领导和驿城区法院班子成员陪同下,青年干警们分赴执行局及城乡一体化人民法庭、经济开发区人民法庭进行实地调研。
在驿城区法院执行局,干警们参观了终本续管团队、财产处置团队、执行指挥中心、强制执行中队、法信悬赏,并详细了解了执行工作架构,各团队的工作职责情况、近半年的工作绩效。
在经济开发区人民法庭,实地察看了诉讼服务中心、诉讼对接中心、人民调解室、审判法庭、心理疏导室、办公室、干警宿舍等办公生活场所,详细了解法庭基础设施建设、人员配备、案件办理等情况,并共同观看了根据真实案例改编由法庭干警出演的微视频《心钥》。
在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人民法庭,干警们沉浸式体验了法庭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成果,听取法庭2024年、2025年上半年结案率、调解率等审判质效数据以及法庭基本概况。
青年干警们近距离观察了一线法官、书记员、执行干警处理具体案件、接待当事人的工作状态,学习其工作技巧和应对复杂情况的经验,深切感受到人民法庭作为服务群众“桥头堡”、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前沿哨”的独特价值和深厚根基。基层干警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务实的工作作风给青年干警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经验分享:交流互鉴促成长
实地调研结束后,一场干货满满的经验交流研讨会在驻马店中院举行。在驿城区法院挂职锻炼的四名市中院员额法官董福林、刘柯、郑晓帅、李东霖以及区法院执行局、两名人民法庭的负责人结合自身工作实践,毫无保留地分享了处理疑难复杂案件、化解信访矛盾、提升执行效率、做好群众沟通调解工作的“独门秘籍”和心得体会。
驻马店中院挂职法官郑晓帅“成为审判员,不仅是获得了一份职业,更是肩负起守护法治信仰的使命。”他分享了这一年来作为审判法官的体会,“法槌起落间,是责任的担当;案卷翻阅时,是正义的追寻。未来的道路上,我将继续以专业为剑、以温情为盾,在司法事业的征程中坚定前行……”
驻马店中院挂职法官董福林分享了在审判工作中,如何面对当事人,如何高效送达、认真起草文书,在处理案件矛盾时如何快速把握争议焦点、精准适用法律、有效促成调解的实战经验。
驻马店中院挂职法官刘柯分享了自己在驿城区法院从法官助理到法官的角色转变中,体会到的责任与担当,在办理案件中迅速得到成长,在驿城区法院“脱薄”的关键时刻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不断学习其他法官的办案思路,取长补短,提升自己的能力。
驻马店中院挂职法官李东霖以“破解执行僵局的策略与技巧”为核心,分享了在挂职执行一线积累的查人找物、财产处置、应对规避执行行为的有效方法和创新思路,强调了执行规范化与强制力的平衡运用。
驿城区法院执行局负责人邓卫军以“执行团队高效协作与终本案件精细化管理”为主题,分享了执行局内部如何优化分工协作、提升团队战斗力,以及如何对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案件进行动态监管、恢复执行的宝贵经验。
经济开发区人民法庭负责人王鹏结合人民法庭实际,生动讲述了“小法庭如何服务大民生”,重点介绍了运用“枫桥经验”就地化解纠纷。他激励大家“作为年轻人,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当一件件案件、矛盾纠纷被化解,当剑拔弩张的当事人握手言和,当父子、兄弟姐妹、夫妻反目的亲情被修复,当老百姓的烦心事得到解决,你会觉得我们的工作多么有意义!”
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人民法庭负责人刘莉重点通过“调解”为大家做了分享,“调解是化解矛盾的第一道防线,做好调解,关键在于‘三心’:耐心倾听、公心裁量、巧心化解。要像解‘九连环’一样,抽丝剥茧找到核心症结;要善用‘背对背’沟通、‘情理法’交融的方法,既讲清法律规定,也疏通心结怨气。”
七位分享人立足不同岗位、不同视角,内容覆盖审判、执行、诉讼服务、基层治理等法院工作核心领域,语言朴实生动,案例鲜活具体,为青年干警们呈现了一幅立体、真实的法院工作图景和成长进阶地图。
此次调研交流活动,不仅是驻马店中院培养青年干警的重要举措,也为驿城区法院提供了展示工作成效、交流互鉴的宝贵平台。驿城区法院也将以此为契机,持续优化青年干警培养机制,深化与上级法院的交流合作,共同为法治事业培养更多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实现人才培养与法院工作的“双向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