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书拧干了攥出来的水,汇成一个字——野。
读书是没有办法蹑手蹑脚的,哪怕是躲在被窝里打着手电为躲避父母早睡早起、保护眼睛的耳提面命,那也只是形体上的曲折,跟书是没有关系的,跟读书的心也是一点边也不沾的。读书这个动作看似是一个人的行为,其实是作者与读者空间和思维的碰撞。单从作者的视角看来,就注定了读书是一场疯狂的放逐。书是盛放作者自由意志的鼎簋,是作者兴奋或失意时溟潆的惊雷与骤雨,是行走世间盘桓日月的注视和遥望,或坐或站或立,或哭或笑或怒,皆在一念之间,俱在笔墨之下。庞大的自我已经构立成一个王国,自大与谦卑、良善与丑恶,可以汇聚于一人,也可以波及所有虚构的灵魂,故事信马由缰、字迹放浪形骸,铺陈这些文字的瞬间,或者漫长的黑夜,只管自顾自地落泪或嘶吼,自顾自地披星戴月、夜以继日驰骋,只管挥舞自由的旗帜在文字里沉沦,只管耳目闭塞地去排列出一个奇迹,只管将时间的指针拨向任何一个光阴的驿站,然后停泊在那里,或者继续漂流,将目光放于光年之外、星际之间而落笔生花,或只为蝼蚁的忙碌、一场无痕的雪而笔下斟酌。这实在太自由了,太野了,思想若只能困于躯壳之中,文字便生来没有牢笼。所以,读书便必不可能是件畏畏缩缩的事儿,书只放在那里,旷野的风便已经呼啸着席卷过来了,它没有形状、温度和约束,它只为你而来,只朝着你的心而来,酝酿着如何点燃一场飞沙走石的风暴,号召着如何痛快地给干涸的肌肤带来一场彻头彻尾的战栗。
迎接这场邀约,你只能迎接这场邀约。你已经因此而嗅到生机的气息,蛰伏一季的信念已经探寻到安身的秘境,你也在渴望领略并享有自由和松弛的神情,你没有理由拒绝这场疯狂的旅程,没有缘由逃避一场参透因果的大雨,没有借口回绝掉一次任意东西的奔走。就这么纵情阅读吧,欢迎你来到这个没有边际的国度,没有桎梏的荒野。书是随心所欲的,你也是随心所欲的,谁说一定要从书里读出黄金屋呢?谁说就一定要求能原汁原味地解出文字的迷障呢?尽管带着随适的心情徜徉吧,尽管带着稚嫩的眼睛或者沧桑的心去感受吧,不必非得硕果累累地挂满枝头,风尘仆仆地吃满嘴泥沙也好,阖眼儿半睁地含混着过了也行,读书就是这么洒脱,就是这么尽兴!睁开眼,去看平凡与奇绝交织,光怪陆离与司空见惯诡异地结合,一切都奇怪而又不奇怪地登场,你的偏爱与审美将带领你着陆到任何你想的到也想不到的地方。去看牛铃摇碎的夕阳,去抚不平的沟壑皱褶里撷取一声长长的叹息,在黄土高原的阴影里唱和嘹亮又苍茫的信天游,去跟沉默而又忍耐的羊群去到天山深处,随浓稠的河流走向闪耀着金光的碧绿山谷,草甸深厚绵延,广阔天地间唯一小小的我,然后漫开无边无际的自由。只是自由,唯有自由,你又跟着自由流淌到了规整严密的乡土之中,这是你从未涉猎与踏足的领域,但自由引领你领略丛林沉淀的法则,谁也不能阻止你自由地以仍还浅薄的社会阅历套进深奥的总结陈词里得出答案,即便这个答案是单薄的,这趟也算不白来。如若你对当下的答案不甚满意,也可尽情定下数年之约。读书就是这么自由与宽容,当下一片空白也不要紧,不求甚解也不要紧,且再放两年看看呢?幼时只觉的惊惶可怖的“血馒头”,见了都要急匆匆地翻过这一页,长大了便明了“血馒头”是壮烈的血泪包裹不住的麻木与愚弱,是愈颤愈细的空气中,鲜血依旧指向光明;孩童时因为复杂的外国人名而中止的阅读,十多年后重新启程便从冗长的人名上真正领略不屈不挠的灵魂与击破苦难的生命力,你看懂了混乱暴力下昏黄温暖的拥抱,看到了胡言秽语之中执着温柔的心......你是如何成长的,阅读中有迹可循;你是如何参与世界的,阅读中自有照窥。你自由地穿梭了那么多角落,任风从你身体中来来回回的穿梭,你以为你变成了透明的,只能任由这风在你的身体上留下清晰的划痕,其实书早已变成你人生的倒影,书会影响你,但不会改变你。早说了,阅读是自由的,你是在书里寻找千千万万个你自己,或者读懂你身体中自己都晦暗不明的角落。你可以眼含热泪地聆听星辰与尘埃的对话,看红岸基地的平原之上孤独的身影如何承载着善与恶的永恒挣扎;你也可以神情冷漠地在荒原里点燃篝火,照亮苍茫之间星河轮转,然后转身离开读不懂的苦难与虚无。阅读是自由的,因为你的选择是自由的,你的无知、彷徨、共情都是自由的;书也是自由的,因为来与不来、何人解读、如何解读,它无意干涉。千千万万的扉页是千千万万句通向异世界的咒语,末页站着千千万万未知的你自己。
所以,天底下再没有比读书更自由、更野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