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上午八时,王胜伟夫妇匆匆来到民权县人民法院大门口,执意将一面上写“善行义举暖人心 热心相助恩难忘”的锦旗,赠送给刑事庭干警朱涛。
“朱涛?”这事迅速传播开来。正准备开庭办案的朱涛闻讯,火急火燎地赶到了门口。一见面,就说:“不是好了,咋还送锦旗?”
王胜伟夫妇抢着回答:“您一个善举,救了一条命,也救了俺一个家庭。不当面感谢,这个道理说不过去。”拗不过的朱涛,不自觉害羞了。
原来,2月10日夜里22时许,朱涛从县委党校培训结束回家途中,路过某交叉路口时,发现一辆三轮车停在一块景观石前,且“滴、滴、滴”鸣叫不停。凭直觉,朱涛感到像是发生了交通事故。
说时迟、那时快,朱涛迅疾将车停在安全地带,紧急赶到三轮车前。经仔细查看,不是交通事故。朱涛忙拉开三轮车的车帘,看到驾驶员满身酒气,加上呕吐物,让他不敢近前。喊了几声,其一点反应都没有。
当时,寒风刺骨,气温已接近零下12度。此刻,路上一个行人都没有。朱涛很是焦急。他想,如果放下不管,车内的驾驶员不是冻死,也会冻伤。十分钟过去了,任凭朱涛如何喊、如何采取救护措施,车主意识全无。叫,不应!水,不喝!甚至,连电话都没有。
左右为难之下,朱涛电话通知已经睡下的父母,说明情况,并让父母赶紧来现场。
朱涛父母赶来后,三人合力将三轮车推倒一个避风安全处,边采取保暖救助措施,边打着手电,在车内查找车主信息。几经努力,终于在工具箱内找到了车主的一个“通讯录”。电话打过去,不是不接电话,就是“想不起是谁”……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最终,朱涛联系到和车主一起吃饭的张某。张某说:“俺已经到家了”,并说,这是车主的手机。当时他喝多了,怕他手机丢了,俺给他拿走了。朱涛一听,忙说明情况。张某得知原委,也很着急。但他家在30公里开外,一时也难以赶过来。张某一边说,一边想办法联系车主家人。
车主妻子接到张某的电话后,和孩子马不停蹄地往现场赶。看到渐渐恢复意识的车主已经无大碍后,十分感激朱涛及其父母的义举。后来交谈中,朱涛才了解到车主原来并不饮酒,可是经不住客人劝,二两酒不到就酩酊大醉。
几经询问,朱涛和父母都避而不谈救人之举。只是说:“胜伟没事就行。”后来,王胜伟孩子将这事发在生意群里,在众多好心人的帮助下,王胜伟夫妇才知道救人者,叫朱涛,是民权法院刑事庭干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