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山阳区法院: “四紧盯”,打赢“脱薄战”迈上新台阶

  发布时间:2025-02-08 09:39:29


2024年,山阳区法院被上级确定为相对薄弱法院,按照部署要求,山阳区法院采取“四紧盯”措施,从“脱薄”到争优,促推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紧盯问题,强化作风建设

山阳区法院对照问题,从实处发力落实整改。瞄准立案、信访接待窗口、科技审判法庭等重点区域、关键岗位强化审务督察,开展4次实地审务督察和9次智能审务督察,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在全院进行通报,做到立行立改。严格“三个规定”填报工作,更新院“三个规定”平台,使填报工作做到全覆盖无死角,教育引导全院干警严格遵守“三个规定”,不断筑牢防止干预司法“防护盾”。启用约谈机制,及时对干警开展约谈,促推工作效率提升,不断强化全院作风建设。

紧盯指标,聚焦案件审判

坚持质效并举,围绕上诉率、发改率等核心指标,编写审判质效通报12期、审判运行态势分析报告4篇,严把案件裁判质量关,多篇案例及裁判文书被通报表扬,推动审判执行工作提质增效。调整办案团队,优化人员配置,将速裁团队整合至各业务庭室,增加行政、民事审判力量,全院干警铆足干劲奋力拼搏,坚决打赢“脱薄”攻坚战。科学规范谋划员额法官办案量,通报督办长期未结案件,案件质量持续改善;开展执源治理,推行判后告知制度,下发《关于推行裁判文书生效后告知制度的通知》,强化法官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提升当事人服判息诉和案件自动履行率。

紧盯队伍,提升能力素质

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组织党员干警集体学习、探讨84期;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理论学习13次;与市中院联合作品微电影《脚步匆匆》荣获第十一届“金法槌奖”微电影单元三等奖、网络人气奖,自编自演的《新使命向未来》作品成功参评全市法院“微党课”,党建工作荣获山阳区“一机关一特色”党建品牌展评优秀奖。开设“政治理论”“读书思廉”专栏,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持续营造爱学向学法治氛围。发挥审委会和专业法官会议制度职能作用,组织召开审委会58次、专业法官会议95次,针对案件审理中的争议焦点、法律适用等问题集中突破,不断提高办案质量。发挥班子以上率下作用,多次召开党组会压实管理和领导责任,结合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建立由院长牵头抓总、各分管领导分工负责、全力攻坚的作战图,充分发挥班子以身作则、示范带头作用。

紧盯创新,优化工作流程

创新推出“三二一”诉前调解工作法。“三”衔接,将诉前调解与诉前鉴定、诉讼程序、司法确认相衔接,减轻企业诉累;“二”贴近,向专业性、行业性贴近,向街道、社区贴近,联合多方力量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一”贯之,主动融入社会治理大格局,推动矛盾纠纷防于未发、诉讼防于未成、案件防于未衍。山阳区法院“枫桥经验”创新工作法获山阳区通报表彰。首家推行涉企案件加贴“绿标签”制度,积极打造集约高效、便企利企的诉讼服务体系,“绿标签”对案件的类型、适用程序、审限、是否涉及保全、鉴定进行了标注,确保高效办理、高效流转,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案件的办案质效。2024年8月,河南日报专版报到《山阳区法院:为案件贴上“绿标签” 让企业驶入“快车道”》。以诚信山阳建设为落脚点,强化司法担当,融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大格局,制定出台《关于建立被执行人失信分级分类惩戒和守信激励机制的实施办法(试行)》,实现失信名单动态管理,发布企业失信323家,屏蔽企业失信信息226家,信用修复3家企业。持续推进“执警联动”,加强法院与公安执行联动,有效解决“查人找物难”“取证难”“移送难”等执行难题,纳失1201人次、限高2309人次,审查拟入党入伍、晋职晋级人员失信信息近2000人次,追究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案件3案3人。深化执行权运行机制改革,完善终本续管团队,成立“财产处置小组+第三方拍辅机构”一体化财产处置团队,2024年首执案件执行到位约 5.2亿元,同比增加2.78亿元。执行完毕率、首执案件终本率、平均结案用时均位居全市法院前三名,主要质效指标同比有较大进步。

硕果累累见初心,砥砺奋进显担当,山阳区法院从“脱薄”到争优,各项重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面向“十四五”收官之年,山阳区法院将继续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破浪前行,不断助推司法工作高质量发展;将以真抓实干、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为导向扬帆启航,不断促进审判质效持续提升、执行难题有效化解;将以新担当、新作为乘势而上,奋力开创发展新局面,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为构建和谐社会、推动法治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