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河南省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法院农民工权益保护工作开展情况,并发布相关典型案例,充分发挥司法保障职能,提高涉农民工工资案件办理质效,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与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从通报中可以看出,2024年全市法院共审结涉农民工工资案件3371件,涉及农民工人数4240人,涉案金额7900余万元,有力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为了更有效地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全市法院积极参与南阳市域社会治理,构建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纠纷化解体系,对涉农民工案件实行全流程调解。在诉前,运用“诉前调解+司法确认”办案模式,使矛盾纠纷零成本、高效率、实质性化解,一次性解决农民工的烦“薪”事;在诉讼过程中,对适宜调解的涉农民工工资案件,坚持把调解作为第一选择,在加大调解力度的同时,灵活采取委托调解、邀请调解员调解等形式,通过多方共同努力,力促矛盾纠纷妥善化解。同时,采用“示范判决+类案调解”化解矛盾纠纷模式,发挥示范案件的司法引领作用,促进同类纠纷源头化解,提高纠纷化解效率。
全市法院探索“法院+N”解纷机制,以法院为主推手,形成法院与劳动监察、司法局、政府部门之间联动配合的“立体化诉讼”模式,通过“劳动监察+法律援助+法院诉讼+多方联动”,充分发挥调解在化解社会矛盾和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中的积极作用,有效解决农民工讨薪诉讼周期长、维权成本高等堵点问题。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对违法发包、转包、分包、挂靠导致欠薪的,及时向相关主管部门和企业发送司法建议,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尽责,助力企业建章立制,从源头预防和治理欠薪纠纷。
全市法院对涉农民工工资案件实行“四快三优两免”工作机制,逐步形成立审执一体化协调运行模式。法院开通涉农民工工资案件立案绿色通道,为外地农民工提供网上立案、跨域立案、自助立案等便民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农民工维权成本和门槛。进一步提升审判效率,针对涉农民工工资案件标的额不大、农民工流动性较强的特点,优先依法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对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案件,依法适用简易程序,快审快结。充分发挥互联网诉讼服务优势,积极开展线上调解、线上审理,让外地农民工能够在线参加庭审,打破时空限制,最大限度方便当事人参加诉讼,降低农民工的诉讼成本。
全市法院坚持对涉农民工工资民事案件实行优先执行、优先兑现的工作原则,持续组织开展涉农民工工资案件专项执行活动,打通涉农民工工资案件办理的最后一公里,确保农民工合法权益落到实处。全市法院强化审执衔接,严格落实“两提示一督促”工作机制,在送达裁判文书的同时,提示农民工及时主张权利,督促义务人按时履行生效判决确定的义务,确保农民工的权益得到及时实现。坚持常规执行与集中专项执行相结合,加大涉农民工工资案件的执行力度,集中解决矛盾尖锐、久拖不决的“硬骨头案”。强化保全工作的立审执衔接,进一步规范和优化财产保全工作流程,实现以保全促执行,切实提高涉农民工工资案件的执行到位率。加大惩处力度,用足用好失信惩戒、限制高消费、限制出境、罚款拘留等执行措施,加大对规避、抗拒执行行为的惩戒力度,让欠薪违法者“一处违法、处处受限”。依法采取冻结、扣押、查封、拍卖、变卖等强制措施,保障农民工及时兑现权利。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数额较大,构成刑事犯罪的,依法其追究刑事责任,有力震慑了拖欠农民工工资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