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不务虚功 真抓实干 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

——全省相对薄弱基层法院院长座谈会在郑州召开

  发布时间:2024-08-20 18:19:20


暑热已渐渐消退,但在河南法官进修学院召开的相对薄弱基层法院院长座谈会上,大家想办法、提思路、谋发展的氛围正如火如荼。

“我们将抓审判执行管理作为脱薄争先的关键,从管人、管案、治源三方面协同发力。截至7月底,我院审判管理指标合格率达到96%。”新乡市红旗区法院院长吴俊喜率先发言。

“高新区法院最大的问题是案件量大”,郑州市高新区法院院长田保忠随后说,“为此,我们积极融入党委领导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今年上半年新收诉讼案件同比下降15.96%。”

“法院薄弱的根子是队伍建设滞后”,商丘市梁园区法院院长张倩和信阳市平桥区法院院长张楷永不约而同指出,“省院审管办、执行局点对点向我们发出问题清单。”“商丘中院从全市抽调12名员额法官到我院帮助工作,目前法定审限内结案率达98.3%。”“信阳市平桥区法院推动政治与业务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上半年有17项审判指标同比趋优。”

最高法院部署加强薄弱基层法院建设以来,河南共确定有4家全国相对薄弱基层法院。半年多来,相对薄弱基层法院脱薄工作进展如何?8月14日,省法院组织召开全省相对薄弱基层法院院长座谈会,对脱薄工作进行年中盘点。

省委组织部干部六处处长王莉芬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她充分肯定了此次座谈会的重要意义,指出,在省委组织部和省法院联合举办基层法院院长培训班期间,专门召开相对薄弱基层法院院长座谈会,反映出全省法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抓基层、做好政法基层基础工作等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坚决态度,展现出对脱薄工作的高度重视。王莉芬处长强调,省委组织部一直非常关心支持基层法院尤其是相对薄弱基层法院的班子建设,要进一步发挥好“统”的优势,积极与财政、编办等部门协调联动,督促指导各地组织部门配齐配强基层法院领导班子,共同推动最高法院关于脱薄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省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胡道才对相对薄弱基层法院取得的明显进步表示高度认可。但同时也指出,少数相对薄弱基层法院落后面貌仍未有实质性改变。

怎么看待“薄弱”这顶“帽子”?胡道才强调,相对薄弱法院的确定过程非常严谨,省法院党组反复比较分析了近年来各基层法院审判、执行、信访等各条线司法数据,以及基层法院工作对所在地市法院工作和全省法院工作的影响程度,经综合评估后确定相对薄弱基层法院名单。同时,“薄弱”这顶“帽子”是铁帽子,脱薄的法院可以“摘帽”,其他持续落后的法院也有可能“戴帽”。因此,相对薄弱法院的院长要有正确认识,既要看到薄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案多人少矛盾突出、队伍结构不够合理等,更要看到致薄的主观原因,比如担当精神不足、管理不够科学等;要直面困难,团结带领全院干警奋发努力。

怎么找到脱薄的有效路径?胡道才强调,关键在于各位院长扑下身子精准找到本院特有的致薄成因,只有在历史的跨度上研究分析,准确找到“病灶”,对症下药才能事半功倍。要求,薄弱法院的院长要做到“四不”“四要”,即不要向“下”比,要向“上”与所在地市或全省先进位次的基层法院比;不要过多强调历史因素和客观原因,要多从主观上找原因、从自身想办法;不要“躺平”,要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努力就会有结果;不要盯着指标搞投机“务虚功”,要以扎扎实实的努力取得可感可见的进步。

怎么当好薄弱法院的院长?胡道才强调,要有事业心,基层法院院长是离群众最近的“大法官”,能力素质形象如何事关人民法院的公信力,各位院长要知晓只有尽最大努力把队伍带好、把案件办好,才能不辜负组织的重托、人民群众的期待和自身多年的不懈奋斗。要履好责,全身心投入工作,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和大家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攻坚在一起,始终站在解决难题第一线。要抓重点,学会“弹钢琴”,紧抓服判息诉、执行到位等群众最关注的质量效果问题,奋力推进审判执行工作整体向好。要提能力,善于团结班子成员共挑重担,通过科学严格管理、树立先进典型、强化绩效考核等举措,有力有效激发全院干警干事创业积极性。要有韧劲,迎着困难上、奔着问题去、顶着压力干。

此外,胡道才对省法院和各中院的脱薄帮扶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发挥好干部协管职能,用心推荐、实时关注薄弱法院的班子配备;要真联系、摸实情,中院“一把手”每月定期到薄弱法院实地调研指导,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工作等举措协调解决薄弱法院实际困难。

省法院帮扶联系院领导、厅级干部,各帮扶责任部门负责同志,全省中级法院和其他基层法院院长参加会议。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