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上午,安阳市殷都区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殷都区法院保护殷墟遗址案件审判工作情况,并发布十起典型案例。殷都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志广,殷墟管委会副主任杨利英,安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杨彩芳,殷都区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刑事审判庭庭长王忠文出席发布会进行主题发布。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法治日报、河南法制报、河南青年时报、大象新闻、映象网、安阳日报、洹水网、殷都新闻等多家新闻媒体记者,殷墟管委会文保专家和相关工作人员参加发布会。
王志广通报了殷都区人民法院近年来在保护殷墟遗址案件审判工作方面的主要做法和工作成效。特别是党的二十大以来,殷都区法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殷墟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阳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坚持从坚定文化自信的战略全局出发,将依法惩处盗掘、破坏殷墟遗址犯罪,加强文物和文化遗址保护,作为一项政治责任和历史责任来履职担当。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坚决捍卫殷墟遗址文物安全;完善协调联动机制,积极构建殷墟遗址大保护格局;能动延伸审判职能,巩固扩大案件司法审判效果。用法治力量守护殷商文脉,殷墟遗址司法保护水平显著提高。
“文物是我们民族历史的见证,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资源,是我们民族的根与魂。”杨利英表示,殷墟遗址保护工作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区法院的鼎力支持。殷墟管委会将持续加强与区法院的合作,细化联动保护机制,进一步提升殷墟遗址保护工作能力和水平,确保殷墟遗址及文物整体安全,让殷墟世界文化遗产这一名片更加闪亮。
杨彩芳指出,本批发布的典型案例,体现了人民法院依法严惩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犯罪行为的决心和成效,彰显了用法治力量守护殷商文明的司法导向,对提高公众文物保护意识具有重大教育和指导意义。就今后的工作,杨彩芳强调:要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将保护殷墟遗址案件审理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充分发挥审判职能、持续提升审判质效;要进一步树牢能动司法理念,重点围绕“下基层、讲案例、强审判、护殷墟”的工作主线,持续营造全民自觉参与保护殷墟遗址的浓厚氛围;要进一步完善殷墟遗址协作保护机制,加强与文物保护部门、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行政执法机关的协作联动,持续细化司法保护措施,提升综合保护能力和水平。
下一步,殷都区人民法院将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以保护利用殷墟世界文化遗产为己任,积极延伸司法职能,严厉打击破坏殷墟世界文化遗产行为,全面深化殷墟文物保护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的协作,全方位推进殷墟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充分发挥殷墟世界文化遗产在安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独特作用,为奋力推进“一高地一区三中心”强市建设贡献最大力量。
发布会上通报了“宋某、王某军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案”、“宋某平、张某霞、牛某庆、宋某跃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彭某勇倒卖文物案”等十起保护殷墟遗址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