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4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正式公布施行以来,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人民陪审员制度的专门法律已走过了五个年头,我院首批任命的人民陪审员即将任期届满,结束这一段光荣的使命。作为“不穿法袍的法官”,他们通民情、知民意、接地气,是法院和社会民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他们敬法度、扬正义、有担当,克服困难,按时出庭,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助推矛盾纠纷的顺利化解,在正义天平的两端倾情守护。
【作者简介】王志勇,男,1971年6月出生,河南汝南县人,安阳市场监管局一级主办。
非常荣幸,我在2018年底经过任命成为北关区人民法院的一名人民陪审员,五年走来,对人民陪审员制度有了深刻的理解,明白了人民陪审员的意义、职责和重要性,每一次庭审对我而言都是很好的学习机会,是品尝人间百态的机会,是神圣的实践机会,是一次自我洗礼的机会。
记得第一次参加庭审,是付田林法官的庭,庭审从早上开始直到下午3点多才结束,开完庭我不解地问他,“为什么中午不休息一下,吃了中午饭,下午再接着开呢?”,他说“这是为了保证庭审的连续性,也为了防止串供”,明白了,望着同样一脸疲惫的老法官,我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我觉得作为人民陪审员,首先应当做到参与热情高,不仅如此,还要保持高度的耐心、爱心和公心。“耐心”,是因为有的案件案情复杂,庭审时间较长,别说要明断是非曲直,就是光坐着都腰酸背痛,但我一直记得第一次陪审时老法官的话,保持不急不躁的心情,认真做好自己的陪审工作。“爱心”,泰戈尔曾经说过一句话:“只有热爱人的人才能审判人”,作为人民陪审员要有一颗爱人的心,可以走到当事人中间为他们送上几句安慰的话和建议。“公心”,要有一份社会公德心,法律公正心,要客观、理性对待每个人及案件。
五年的人民陪审员工作马上要结束,真的感到非常恋恋不舍,我将继续以公平正义作为自己的追求,牢记人民的嘱托,不辱使命,在自己的本职工作岗位上做出让人民满意的成绩,不辜负我曾经是一名光荣的人民陪审员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