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古字书廉洁初心 干警扬清风正气

  发布时间:2023-07-20 16:33:41



廉洁文化源远流长,历久弥新。为进一步推进廉洁文化建设,夯实廉政思想根基,7月19日下午,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机关党委书记纪惠生带领干警前往郑州鸟虫篆艺术博物馆参观廉洁文化展览,开展廉政教育。

活动现场,鸟虫篆第三代传承人王祥云向干警们详细讲解了鸟虫篆的历史渊源和发展经过。鸟虫篆起源于商代,贯穿整个中国历史,是管城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

干警们参观了鸟虫篆115幅书法艺术作品,深刻领悟到古文字背后蕴含的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廉洁从政的道理。例如,“法”字,由“人”、“口”、“水”、“豸”组成。豸,是一种传说中的神兽,善辩是非曲直,能识善恶忠奸,古代用它进行裁判,豸见到说谎者,会用角去顶翻他旁边的水盆。可见“法”字的结构,象征了司法的“清平公正”,意味着司法审判人员要刚正不阿,公正无私。“廉”字,形象如堂房的侧边,即厅堂的上方有棱角的横梁。因有直线或棱角,象征着品行端正、正直。这个意思最早出现在屈原的《卜居》中:“宁廉洁正直以自清。”廉,是内在的道德操守;洁,为“廉”所达成的内外效果。

活动中,大家认真听取传承人讲解鸟虫篆文字意义,踊跃参与书写“法”、“廉”、“德”等鸟虫篆文字,跟随商王鼓演奏老师学习演奏红歌。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通过本次参观学习,干警们不但了解了鸟虫篆的历史渊源,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还深刻认识到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干警们纷纷表示,要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积极弘扬廉洁文化,自觉构筑“不想腐”堤坝,做到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努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法院铁军。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