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法院认真落实省委主题教育实施意见“深化‘三项行动’优环境”要求,切实将“依法全面平等保护、尊重契约自由、保障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安全、保障企业家人身财产安全”融入司法办案全过程,为民营企业发展壮大、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一是健全保护机制。充分发挥司法能动作用,积极出台涉企、涉营商环境规范性文件,从中观指导和微观操作层面对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权益提出明确要求。健全与企业常态化、规范化沟通联络机制,通过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干警包联企业、定期征求意见建议等方式,为企业内部治理、经营风险防控等提供司法服务。健全“法院+行业+商会”诉调对接机制,吸纳商会领导、民营企业家担任人民陪审员、特约监督员,合力化解矛盾纠纷。定期发布典型案例,编写《防范法律风险提示100条》,累计向企业发放15万余册,引导民营企业理性对待竞争和商业风险,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二是坚持全面保护。将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保护落实到立案、审理、裁判、执行各环节。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常态化扫黑除恶为牵引,重拳惩治敲诈勒索、收取“保护费”、强买强卖、强揽工程等欺行霸市、垄断市场的黑恶势力犯罪,不断净化民营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健全涉企案件优先、高效办理机制,对涉民营企业案件在立案时进行标记,快立、快审、快执,防止因诉讼周期长“拖瘦”“拖垮”市场主体,今年4月份以来,全省法院共审结一审涉企案件10.98万件,同比上升6.39%,平均审理用时31.21天,比全国均值短13.3天。强化善意文明执行理念,依法审慎适用强制执行措施,禁止超标的超范围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物。
三是强化依法纠错。加强协调配合,重大案件审理、宣判及时向各级党委、党委政法委汇报,争取指导、监督和支持;主动与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等沟通配合,就刑民交叉、此罪与彼罪交织、罪与非罪标准等问题达成共识。建立信息报送机制,对涉民营企业、企业家产权保护案件实行月报告制度,摸清案件底数,有效统筹指导案件办理。规范工作流程,严格规范审查程序,涉企刑事申诉复查坚持“三个必须”,即必须调取所有审判程序的全部卷宗进行全面审查,必须组织听证、当面听取申诉人及代理人的意见,合议庭意见有分歧的案件必须提交法官会议集体讨论研究,坚决避免复查走过场。注重源头预防,强化业务指导,促进精准定罪量刑,确保依法公正公平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