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速裁法官的速度与担当——记武陟县人民法院员额法官梁永昌先进事迹

  发布时间:2023-04-21 16:50:37



梁永昌,男,1988年3月出生, 2015年5月进入武陟县人民法院工作,现系立案庭速裁审判团队员额法官。该同志参加工作以来,长期在民事审判庭工作,先后担任书记员、法官助理;2021年9月成为一名员额法官,之后加入立案庭速裁审判团队。该同志于2022年3月被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评为 “2021年全省法院信息工作突出的个人”;2023年2月被焦作市中级人民法院荣记个人三等功。

梁永昌主要负责审理金融合同、买卖合同等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简单民事案件,由其组成的速裁团队以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精准高效的审判风格,赢得了当事人的一致好评与广泛赞誉。

速裁,就意味着要对案件进行快速处理。进入速裁团队的案件数量多、审限短,如何在保证案件质量的同时“再快一点”,是梁永昌与团队人员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简案快审、快立快办是速裁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想提高审判质效,只有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要速度,也要温度,要高效,更要公平!”梁永昌说道。为此,他带领团队人员大力推行要素式审判模式,依法简化庭审流程,迅速定分止争,对金融借款合同、保险合同、民间借贷等案件快速拟定表格式裁判文书,并持续加大当庭宣判力度,极大提升了审判质效,及时高效地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同时,梁永昌利用中午和晚上休息时间加班加点,确保当天结案当天出具裁判文书。

梁永昌带领团队克服案多人少的压力,通过建立良好的办案工作机制,切实让速裁审判跑出“加速度”。2022年,梁永昌共受理案件610件,审结609件,结案率达99.84%。

对于社会而言,小案件折射的是大道理,每一起案件的背后都承载着当事人对公平正义的期许,也彰显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梁永昌认为,作为速裁团队的法官,不仅要始终紧盯审判质效,更要确保案结事了。他充分发挥判后答疑机制作用,坚持督促当事人履行判决义务,不断提升服判息诉率和司法公信力。

“法官,我终于把钱凑齐了,今天就能全部给原告......”2023年2月6日一大早,梁永昌就接到了被告古某祥打来的电话,让他心里很是欣慰。此案系一起原告古某丰诉被告古某祥民间借贷纠纷案。梁永昌对此案作出判决后,并未一判了之,而是秉持着案结事了、化解矛盾的原则,判后耐心做被告的思想工作,辨法析理,情法并融,分析利弊,督促被告主动履行判决义务。最终在梁永昌的见证下,被告一次性将49万余元全部履行完毕。双方握手言和,此案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

梁永昌所承办的案件排庭集中且紧凑,一天开七八个庭已是工作常态,忙碌的身影穿梭于这些源源不断的案件中,如指尖轻拨流沙,在错综复杂的案件事实中抽离出法律事实,用心为每一起纠纷把脉问诊。并利用工作间隙坚持做好法治文化的传播者,定期开展送法进企业、进学校等普法宣传活动。

行远自迩,笃行不怠。“办案经验固然重要,但没有科学的思维模式和深厚的理论素养,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法官。”梁永昌说道。因此,在认真办案的同时,梁永昌坚持开展调研工作,清苦、辛劳的调研工作,不仅塑造了他甘于寂寞、勇于奉献的品格,也镌刻出他朝着“学者型法官”不懈努力的脚印。他多年如一日,利用办案之余埋首钻研,将法律理论与审判实务完美地结合起来,在审判实践中发掘学术研究的灵感,在学术研究中探寻审判断案的法门,不断提升自身审判业务能力和调研写作水平。多年来,他执笔撰写多篇调研文章,并多次获得省级奖项,丰硕的调研成果,成为他最闪亮的名片。其中,他参与撰写的《打通数据壁垒、避免为“码”所--基于法律治理与代码治理互动视角》荣获河南省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2022年年会征文一等奖;《画骨:探知“类案”诉讼权利的深层逻辑》荣获河南省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2022年学术研讨会征文三等奖;《焦作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诉XX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案——先行判决制度在建设工程合同案件中的规范适用》获评全省法院2022年第四季度优秀案例。每一篇法学论文、调研文章字里行间都凝聚着他无数个夜以继日的付出。

如果用三句话来总结梁永昌的工作状态,那就是“三尺法台坚守法治初心;拼搏忙碌永葆为民情怀;书卷案牍深耕调查研究”。在今后的工作中,梁永昌将继续把责任扛在肩上,把群众装进心里,在司法为民的“快车道”上,将公平正义“速递”给每一位当事人!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