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简介:
这本书是由1952年钱穆先生所作的5次“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演讲稿整理而成。钱穆在浩如烟海的史籍资料中钩沉稽古,抉隐索微,以平实的的语言,将横跨千年的中国政治制度从产生缘起、社会限制条件、思想文化影响、经济制度制约、人事牵绊等方面娓娓道来。作者视野宏大,叙述中穿插大量事实数据和案例,分析鞭辟入里,从“历史意见”的角度将封建王朝的治理制度的得失进行剖析,还原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客观真相”。
读书心得: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在这本十万字的小书中,钱穆选取中国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汉、唐、宋、明、清五朝,就政府的组织、考试和选举、财政经济赋税制度、国防与兵役制度四个方面做出了提纲挈领的概述和比照,通过叙述沿革演变,指陈利害得失,既总括了中国历史与政治的精要大义,又点明了近现代中国人对传统文化和精神的种种误解。细读下来,不得不惊叹钱穆对于中国历代政治制度评价的格局之大,他认为,要注意区分“历史意见”与“时代意见” ,因为任何一个制度都不是凭空而来,而是由地理环境和政治土壤衍生出历史传统与当时时代背景相结合的综合产物,不能单凭时代意见抹杀历史意见。这体现了钱穆的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的思维。
这部上世纪五十年代成书的著作,深刻的叙述了中国古代的历代政治得失,展现着钱穆深邃的历史洞察力、观察力和精到见解。虽然书中的部分观点明显受著书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影响,但钱穆对待历史的态度以及研究政治的视角会让我们对历代政治多出一份敬意,从而开始用新的眼光审视时代与自己,修正自己的历史意识。希望读完这本书,也能给您更多新的感悟。